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皇庄

皇庄

①泛指由皇室直接占有的田庄。如汉代皇家苑囿内的农田和少府等所辖农田,唐代内庄宅使所辖农田,宋代稻田务所辖田,元代中政院所辖农田,清代内务府所辖农田等组成的田庄。其中清代的皇庄主要分布于京畿、盛京地区,有庄田八百九十六处,占地三百三十六万九千九百六十多亩,设庄头管理壮丁进行生产,所获交广储等库,为皇室开支的主要来源。上述皇庄,当时文献记载多不见其名,后人因其性质泛称为皇庄。其田租收入一般不与国家财政发生关系,但皇帝有时也将部分租入用于国事,如救灾、军费等。②特指明代皇庄。即明代皇室的私家庄田。广义的皇庄包括皇帝的庄田(即皇庄)、皇太后的庄田(即宫庄)、皇太子庄田(即东宫庄田)、由王庄改为皇庄的田庄。起源有三说:(1)始于明永乐。洪武时,燕王朱棣在河北宛平黄垡、东庄营等地,建有王庄。永乐改元,改称皇庄。(2)始于明正统,见《明史·李敏传》。(3)始于明天顺八年(1464),宪宗即位,以没入曹吉祥庄田三十五顷为皇庄。其后日增,成化间增一处,弘治间又增三处,共占地一万二千八百余顷,至正德朝而极。正德二年(1507)增七处,四年增二处,五年至九年又增十处,共占地三万七千五百九十五顷四十六亩。土地大多来源于夺占民田、兼并牧马草场地、夺还勋戚庄田、“奸民”投献、王府辞还地土等。主要集中于北方顺天府和保定、河间两府。南方除湖广承天府和南直隶部分地区外,并不多见。由管庄太监等掌管经营,自行管业,不经过户部。所收皇庄子粒(地租)或皇庄子粒银,输于宫闱,供宫廷挥霍享用。


【检索皇庄 ==>】 古籍全文检索:皇庄     全站站内检索:皇庄

猜你喜欢

  • 瑶老千长

    简称瑶长。清道光十二年(1832),在镇压两广瑶民起义后,令连南八排瑶人推举老成知事者担任此职,协助官府缉捕隐匿逃犯,征收钱粮。月给俸银,准世袭。上隶绥瑶把总,下设瑶练若干人。 【检索瑶老千长 ==>】 古籍全文检索:瑶老千长     全站站内检索:瑶老千长

  • 仙灵毗

    即仙灵脾。中草药淫羊藿的别名。柳宗元有《种仙灵毗》诗。

  • 宋遼金紀年 干支辛酉 公元1021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北宋 ③趙恒 汴梁 真宗 元 5 4天禧5年 丁謂馮拯  契丹(遼) ⑤耶律隆緒 中京 聖宗 宣 3 3太平元年  十一月癸未改元 一作太元年號 大理 ⑦段素廉 陽苴咩  宣肅 1 明啓12年  在雲南 大夏 趙德明 興州  

  • 御沟红叶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广记》三百五十四引《琐言》云:进士李茵,襄州人,尝游苑中,见红叶自御沟流出。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僖宗幸蜀,茵奔窜南山民家,见一宫娥,自云宫中侍书家云芳子,有才思,茵与之款接,因见红

  • 刘览

    【介绍】:南朝梁彭城人,字孝智。刘孺弟。通《老》、《易》。任中书郎。以服母丧至孝闻名。梁武帝数省视之。服阕,除尚书左丞。为官清正,无所私。姊夫御史中丞褚湮,从兄吏部郎刘孝绰,在职颇通赃货,览劾奏,并免官。后出为始兴内史,治郡尤励清节。

  • 刘绘(1505—1573)以行人使韩,便道访康海(1475一1541)于武功。

    张佳胤《中宪大夫重庆府知府嵩阳刘公暨配胡孺人墓志铭》:“乙未成进士,肄政户部。……以母钟夫人病告归,归二年,出授行人使韩。事竣,道出武功。时康海修撰家居,逢先生县界,叹曰:‘子非汝南刘髯耶?’执手欢甚,为置酒鞠域中,康自起拨琵琶,先生挝鼓三掺作渔阳声,宫羽

  • 脱口而出

    不假思索,随口说出。清.吴趼人《瞎骗奇闻》一回:“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偏正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语本《管

  • 诡谲多变

    主谓 诡谲,怪异多变。奇异而变化多端。晋张协《玄武馆赋》:“于是崇墉四匝,丰厦诡谲,烂若丹霞,皎如素雪。”△用于描写变化。→诡谲怪诞

  • 江渎祠

    亦名江水祠。秦建,为祭祀江(今长江)神庙宇。在今四川成都市南。《汉书郊祀志》:秦并天下“江水,祠蜀”。隋开皇三年(583)重建。《元和志》卷31成都县:江渎祠“在县南八里”。《寰宇记》卷72华阳县:江渎祠“在县南上四里。汉《郊祀志》云:秦并天下,立江水祠于蜀。至今岁

  • 也儿吉尼

    1279—? 又译也儿吉你。元唐兀人。乞台普济之子。大德三年(1299),随海山(武宗)出征叛王海都、笃哇军,有战功。十一年,武宗即位,任同知枢密院事,兼太府院使、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遥授左丞相。升知枢密院事,兼典瑞院使。至大元年(1308),遥授右丞相,兼仁虞院使。又兼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