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而出
不假思索,随口说出。清.吴趼人《瞎骗奇闻》一回:“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偏正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语本《管子·霸形》:“言脱于口,而令行于天下。”郑振铎《毁灭》:“‘迎降’这两个大字很响亮的从大铖的口中发出,他自己也奇怪,素来是谨慎小心的自己,怎么竟会把这可怕的两个字~!”△多指话说得不妥当。→信口开河 ↔守口如瓶
不假思索,随口说出。清.吴趼人《瞎骗奇闻》一回:“我晓得你这个人向来是有口无心的,但也不可不拘什么话便脱口而出。”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偏正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语本《管子·霸形》:“言脱于口,而令行于天下。”郑振铎《毁灭》:“‘迎降’这两个大字很响亮的从大铖的口中发出,他自己也奇怪,素来是谨慎小心的自己,怎么竟会把这可怕的两个字~!”△多指话说得不妥当。→信口开河 ↔守口如瓶
①(?—402)东晋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字季玄。起家秘书郎,累迁秘书监、太常、中护军。孝武帝以为冠军将军,吴国内史。太元末,征拜尚书,领琅邪王师。隆安四年(400),迁尚书左仆射,领选。以脚疾坐家视事。又领本州大中正。及桓玄执政,以疾奏免,卒于家。②(1223—
唐置,属会川卫。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金沙江东岸。《新唐书· 地理志》 会川县: “有泸津关。” 《寰宇记》 卷80 会川县: 泸津关 “关上有石岸高三千丈,四时多瘴气,三四月间发,人冲之死。非此时中,人多闷吐。唯五月上伏即无害”。在今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南、金沙江东岸。唐贞元十四年(798年)刘希昂奉诏出使南诏,途经此地。
《明史》张美和传:“复与钱宰等并征修《书传》,既成,遣还。”《明诗纪事》甲签卷一四《张美和》陈田按:“美和在成均有师法,与聂铉、贝琼号为‘三助’。洪武二十七年,帝观《蔡氏书传》论象纬运行,与《朱子诗传》不合,其他注与鄱阳邹季友所论有未安者,征天下名儒订正之
【生卒】:1100——1163 本名奔睹,金宗室完颜斜斡子。初随太祖伐辽,佩金牌。从宗望伐宋,为河南诸路兵马都统,围克汴京;又与撒离喝等攻取河西郡县。天眷初,授镇国上将军、东平尹,与宋将岳飞相拒。海陵王时,历安武军节度使、元帅右都监、元帅左监军、枢密使、太子太保,
【介绍】: 宋建昌军南城人,字子渊,号若水。从陆九渊学,九渊论及门人,以为第一。孝宗淳熙二年进士。任衡阳教授。历宁都县令,邑号称难治,而以道化之,不逾年,俗大变。迁清江通判,卒于官。尝讲学曾潭之浒,学者称曾潭先生。 【傅梦泉作品 ==>】
676—734 唐雍州蓝田(今属陕西)人。数岁即能为文,作《八卦论》,为时人赏叹。证圣进士,又应大礼科,皆居上第。先天中,任中书舍人,兼崇文馆学士。屡进谏言,多见采纳。历泗州刺史、户部侍郎。开元十四年(726)为吏部侍郎。时选官以糊名考判,他独重赏拔,甚得时誉。因得罪侍
官名,汉置,掌羽林,有丞。宣帝令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东汉有丞无令,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后汉书·百官志二·光禄勋》。
咎:罪过,祸害。自己的言行不当,招致了罪过、祸害。《警世通言》卷三:“想当时因得罪于荆公,自取其咎。”茅盾《昙》四:“最后她恨自己的做梦似的闹出这场自取其咎的笑话。” 主谓 咎,罪过,祸害。自己招致祸害。茅盾《昙》4:“最后她恨自己的做梦似的闹出这场~的笑话
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
【生卒】:前501—? 字子析,一作子皙。或云子哲。春秋时人,孔子学生。 【生卒】:前501—?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字子析,或作子哲。孔子弟子。 【伯虔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