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张美和以订正经传征至京。

张美和以订正经传征至京。

《明史》张美和传:“复与钱宰等并征修《书传》,既成,遣还。”《明诗纪事》甲签卷一四《张美和》陈田按:“美和在成均有师法,与聂铉、贝琼号为‘三助’。洪武二十七年,帝观《蔡氏书传》论象纬运行,与《朱子诗传》不合,其他注与鄱阳邹季友所论有未安者,征天下名儒订正之。兵部尚书唐铎等举美和等二十七人。帝遣行人驰传征至,特命学士刘三吾总其事。余考《实录》所纪,与美和同征者:国子监博士致仕钱宰,助教致仕靳权,教授高让,学正王子谦,教谕张士愕、俞友仁、何原铭、傅子裕、周惟善,训导唐棐、周宽、赵信、洪初、万钧、王宾、谢子方、吴子恭,儒士解震生、熊剑、揭轨、萧尚仁、萧子尚、王允升、张文翰、张思哲、宋麟。竹垞《经义考》谓:‘当时修书者,尚有许观、景清、卢原质、戴德彝,皆以死建文之难删去。’然考今所传《书传会选》旧本,尚有胡季安、门克新、王俊华等十一人,而无靳权、吴子恭、宋麟三人,岂。《实录》所纪,但据始事时所征,其后或去或增,互有不同耶?有明一代官书,以此书为最善,顾亭林《日知录》亟称之。”

猜你喜欢

  • 日角龙庭

    源见“日角”。龙庭,隆起的天庭。指帝王贵相。《旧唐书.唐俭传》:“〔高祖〕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并列 日角,额角隆起,形状如日。龙庭,天庭。额头隆起天庭饱满为龙颜。形容帝王的相貌。《旧唐书·唐俭传》:“(高祖)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褒义。多用于描写容貌仪表。→日角偃月 日角珠庭 ↔尖嘴猴腮。 也作“日角龙颜

  • 杨执柔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杨恭仁从孙。武则天时为地官尚书。则天母即恭仁叔父杨达之女,故甚优宠之。及则天临朝,武承嗣等用事,则天曰:“常欲我家及外氏一人为宰相。”乃以执柔同中书门下三品。未几卒。 【杨执柔作品 ==>】 

  • 邛崃县

    1913年改邛州置,属四川建昌道。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元和志》卷31邛州:“南接邛来山,因以为名。”县以邛崃山为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1994年改设邛崃市。 旧县名。1913年以邛州直隶州改置,治今四川省邛崃市。1994年撤销,改设邛崃市。

  • 李炳旦

    清江苏高邮人,字震男。康熙五十四年进士。工画山水,能书善诗,都人称三绝。

  • 观祥

    【生卒】:?—1811清蒙古镶白旗人,什布忒氏。乾隆三十四年由健锐营前锋补前锋校。从攻小金川。嘉庆间从攻川楚白莲教军。后为宣化镇总兵。

  • 万春山

    在今云南牟定县东。《清一统志·楚雄府》:万春山“在定远县东七十里。元李道源《真觉寺记》:山在黑井西里许,墙立屏峙。束龙江之水,踞虎岭之麓,为县最胜处”。

  • 庾郎韭

    同“庾郎鲑菜”。清孙枝蔚《蔬枰诗》:“何如庾郎韭,一味不言少。”

  • 生也死之徒

    《庄子.知北游》:“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徒:指同类的人。意谓生和死是相对的,有生必有死。

  • 纳哈出

    ?—1388 又作纳哈初、纳克楚。元末明初人。木华黎后裔。初任太平路万户,官至太尉。明洪武元年(1368),元顺帝退居蒙古草原后,他拥兵据金山,活动于辽东,与脱古思帖木儿相呼应,与明军对峙。二十年,明出兵讨伐,率部归降,受明封为海西侯。次年,随明军往征云南,途中病死。

  • 板桥城

    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北。《寰宇记》 卷41引《郡国志》 云: “刘渊击刘琨于此。” 《方舆纪要》 卷42介休县: “板桥城在县西北十八里。……其城阻水,以板桥为渡,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