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赵壹作《报皇甫规书》。

赵壹作《报皇甫规书》。

《后汉书•文苑列传》卷八十下:“及西还,道经弘农,过候太守皇甫规,门者不即通,壹遂遁去。门吏惧,以白之。规闻壹名,大惊,乃追书谢曰:‘蹉跌不面,企德怀风,虚心委质,为日久矣。侧闻仁者愍其区区,冀承清诲,以释遥悚。今旦外白有一尉两计吏,不道屈尊门下,更启乃知已去。如印绶可投,夜岂待旦。惟君明叡,平其夙心。宁当慢傲,加于所天。事在悖惑,不足具责。倘可原察,追修前好,则何福如之!谨遣主簿奉书。下笔气结,汗流竟趾。’壹报曰:‘君学成师范,缙绅归慕,仰高希骥,历年滋多。旋辕兼道,渴于言侍,沐浴晨兴,昧旦守门,实望仁兄,昭其悬迟。以贵下贱,握发垂接,高可敷玩坟典,起发圣意,下则抗论当世,消弭时灾。岂悟君子,自生怠倦,失徇徇善诱之德,同亡国骄惰之志!盖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是以夙退自引,畏使君老。昔人或历说而不遇,或思士而无从,皆归之于天,不尤于物。今壹自谴而已,岂敢有猜!仁君忽一匹夫,于德何损? 而远辱手笔,追路相寻,诚足愧也。壹之区区,易云量己,其嗟可去,谢也可食,诚则顽薄,实识其趣。但关节疢动,膝灸坏溃,请俟它日,乃奉其情。辄诵来贶,永以自慰。’遂去不顾。”按,传叙此事在“光和元年(178)”之后,显然时序淆乱,因皇甫规卒于熹平三年(174)。皇甫规为弘农太守始自此年秋,至建宁三年(170)春止,赵壹若真曾道经弘农,过访不遇,当在此两三年内。但是,传又载皇甫规书云“外白有一尉两计吏”,则赵壹过访皇甫规时当为“计吏”(传末曾云“袁逢使善相者相壹,云仕不过郡吏”,料无任“尉”之理),然传又谓其“举郡上计”在光和元年,如此矛盾,令人费解。姑系于此。赵壹(? —179?),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人。“体貌魁梧,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而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乃作《解摈》。后屡抵罪,几至死,友人救得免”,赵壹乃作《穷鸟赋》谢恩。“又作《刺世疾邪赋》,以舒其怨愤”。以郡小吏赴京,揖三公,傲重臣,名动京师,士人想望风采。“州郡争致礼命,十辟公府,并不就,终于家”。“著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十六篇”。(《后汉书•文苑列传》卷八十下)《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五:“(梁又有)上计《赵壹集》二卷,录一卷。亡”。严可均《全后汉文》卷八十二收其文七篇。丁福保《全汉诗》卷二收其诗二首。

猜你喜欢

  • 盖图

    天文学名词。最早的写实星图,源于盖天说。由两幅圆形方缯重叠而成。下幅涂黄,以北极为中心,画上周天二十八宿等星官。上幅涂青,代表人目所能见的天空范围。类似于现代的活动星图。汉以后盖图改进为天文官使用的官图,其结构以北极为中心,用红色绘出三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

  • 调唇弄舌

    ㄊㄧㄠ ㄔㄨㄣ ㄋㄨㄥ ㄕㄜ tio chn nng sh 801 ① 耍嘴皮子,纵谈。《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况在私衙中,料无外人来往,恣意调唇弄舌。”《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倘然当官告理,且不顾他声名不妙,谁奈烦与他调唇弄舌!” 见“调嘴弄舌”。明汪廷讷《狮吼记

  • 李玘

    唐人。文宗开成中,官至司农卿。四年,以为福建观察使。谏官论其不可,乃罢。

  • 于良史为徐州从事,本年或稍后曾作诗自伤。

    张封建为奏章服,此后事迹无考。《唐诗纪事》卷四三:“良史为张徐州建封从事,每自吟曰:‘出身三十年,发白衣犹碧。日暮倚朱门,从未污袍赤。’公因为奏章服焉。”《中兴间气集》卷上选其诗二首,评曰:“良史工于清雅,工于形似,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吟文未终,

  • 阴山戍

    一作阴山关。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二年(503),“魏扬州刺史任城王澄遣长风城主奇道显入寇,取阴山、白藁二戍”。

  • 卦尔察部

    部落名。又作瓜尔察、瓜勒察。女真后裔。地当伯都讷(今扶余县)城东北,松花江与嫩江合流下游南北地。明时,役属蒙古科尔沁部。清初为打牲部落。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与叶赫、科尔沁蒙古等九部联军,进攻建州部,兵败。天命四年(1619),从科尔沁蒙古归服后金,入蒙古旗,隶科尔沁各王公旗下。康熙二十八年(1689),科尔沁王公将此部人丁献出。三十一年,清廷从所献锡伯、卦尔察、达斡尔等14458丁内,选1

  • 纳垢部

    又作纳苟部。宋大理置,属石城郡。即今云南马龙县。《元史·地理志》 马龙州:“昔僰、剌居之,盘瓠裔纳垢逐旧蛮而有其地。”元改马龙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马龙县。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马龙州。

  • 敕牒

    官府文书名。宋朝,凡进士及第与任知县以上官者,被差充科举考试官、出使外邦、接待外邦来使,以及僧道被旨住持寺庙,给降庙额等公事,皆用敕牒指挥,由尚书省颁降。

  • 巫山窈窕娘

    借指美女。元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 “可待要隔断巫山窈窕娘,怨女鳏男各自伤。”参见:○巫山云雨 【检索巫山窈窕娘 ==>】 古籍全文检索:巫山窈窕娘     全站站内检索:巫山窈窕娘

  • 犯龙鳞

    比喻触犯君主。唐李白《猛虎行》:“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参见:○批逆鳞 【检索犯龙鳞 ==>】 古籍全文检索:犯龙鳞     全站站内检索:犯龙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