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蜀山蛇

蜀山蛇

相传战国时秦惠王为打通蜀道以灭蜀,以五女嫁给蜀王,蜀王为迎五女入蜀,派五丁壮士开道迎之,回来走到梓潼时,见有大蛇入石穴中,五人共同拉拽蛇尾,山崩压杀五人,并秦五女化为五岭。见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后用以指殒身殉国。李商隐《咏史》:“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猜你喜欢

  • 邵平园

    同“邵平田”。唐沈佺期《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词语邵平园】   汉语词典:邵平园

  • 五彩袖

    土族语称“秀苏”,意为“花袖衫”。青海互助地区土族民间传统青壮年女服。以两袖由红、黄、绿、蓝、紫五色布或五彩绸套圈做成而得名。相传古代土族妇女勇敢善战,后来逐步转为操持家务,从事农耕生产。为表达对戎马生涯的怀念,并适应于生产,将战袍改制而成此衫。

  • 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撰成。

    仲秋日自序云:“始余作此编,盖即前言往事,辨证发明,以寓劝戒之意。而好高者以人微而嘲玄,好奇者以文多而阁束。虽余亦自病其繁芜。宋景文曰:‘每见旧作文,憎之欲焚弃。’欧公曰:‘著述须老后,积勤宜少时。’二公之言,不我欺也。因续三为四,以验其学之进否。淳祐庚戌

  • 契丹小字

    见“契丹文字”(1565页)。

  • 揚額拉特

    读音:Yánɡ’élātè【综】 清镶白旗满州护军花尚阿之妻为扬额拉特氏(260)。

  • 黄花岗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亦称辛亥广州起义或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自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萍浏醴之役以来,同盟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均遭失败,人力物力受到很大损失,致使部分会员情绪低落,信心不足,有的甚至转向从事暗杀活动。1910年11月(宣统二年十月)孙中山在南洋槟榔屿(今属马来西亚)召集一些主要负责人开会,指出革命形势正日益发展,应振奋精神,再图大举,经过统一认识,决定全力以赴发动广州起

  • 临江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临江军置,治所在清江县 (今江西樟树市西南临江镇)。辖境相当今江西新余、樟树二市及新干、峡江等县地。明初改为临江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临江军为路,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临江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改为临江府。

  • 韩锡

    【生卒】:1112——1194 字难老,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忠正军节度使韩秉休子。初以父荫补閤门祗候。天会中南伐,从军掌礼仪,渐迁神锐军都指挥使,入为宫苑使。海陵王时,历工部员外郎,领燕都营缮。以母丧解职,起为户部侍郎,往山东练水手,修战船。世宗即位辽东,特赴

  • 武夷山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原崇安县)西南。方圆60公里,四面溪谷环绕,不与外山相接,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主要风景有“溪曲三三水(九曲溪)”,“山环六六峰(三十六峰)”。九曲溪畔,群峰壁立,秀拔奇伟,千姿百态,水色山光,交相辉映。名胜古迹多集中于九曲溪一带。有冲佑万年宫(武夷宫)旧址、朱熹讲学之紫阳书院(武夷精舍)旧址、千年虹桥板和架壑船棺、历代摩崖石刻及玉女峰、天游峰、水帘洞、一线天诸名胜。武夷山水奇

  • 张潮序褚人获《坚瓠余集》。

    署“康熙癸未上巳日,新安张潮题”。序云:“稼轩褚先生抱巢许之高风,居唐虞之盛世,耕云钓月,睥睨天地之间;漱石枕流,放浪形骸之外。网罗轶事,既耳换而目移;欣赏奇文,亦日新而月盛。向传《坚瓠》大选,又成余集新编,癸、甲、辛、壬而后,另有炉椎,续、补、广、秘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