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诏野史

南诏野史

书名。明倪辂辑。1卷。约成书于万历十三年(1585)或稍后。倪辂为云南昆明县东庄人,嘉靖壬午(1522)科举人,曾任威远(今云南景谷)县令,留心滇史,采白文《白古通纪》(已佚)等书并参录诸汉文史籍编为是书。内容系统记述云南古史、诸古国、古部,备载南诏、大天兴、大长和、大义宁、大理国、大中国、后理国、大理总管世系,尤详于南诏和大理国、后理国史事,缀有明初纪事,掺杂民间传说和佛教故事等。对研究云南地方史、云南民族史、佛教史、民间文学有较多参考价值,可补正史记载之不足。成书后有多种抄本流传。经后人不断改订、增删后付梓,有3种主要刻本流行于世:明崇祯六年(1633)滇中阮元声改订本;清乾隆(1736—1795)间,湖南武陵人胡蔚增订本;其后浪穹(今洱源)白族王崧校理本(《云南备征志》本)。近年云南木芹集12种抄本、刻本作校注,以诸史志作笺证,加按语考述,于1990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南诏野史会证》,为研究者提供了最佳的版本。

猜你喜欢

  • 殷仲容

    唐雍州鄠县(今陕西户县)人,祖籍陈郡(治今河南淮阳)。书法世家。官至冬官(工部)郎中。工篆、隶,善大书,题署尤精。与王知敬齐名,同受武则天诏,题长安诸寺额。遗迹有《马周碑》等。 【检索殷仲容 ==>】 古籍全文检索:殷仲容     全站站内检索:殷仲容

  • 《旧唐书·李子通传》

    旧唐书原文: 李子通,东海丞人也。少贫贱,以鱼猎为事。居乡里,见班白提挈者,必代之。性好施惠,家无蓄积。隋大业末,有贼帅左才相,自号博山公,据齐郡之长白山,子通归之,以武力为才相所重。有乡人陷于贼者,必全护之。时诸贼皆残忍,唯子通独行仁恕,由是人多归之,未

  • 姚况

    【介绍】: 唐人。德宗建中时,姚令言率兵讨关东,以况领州。师过阙,有急变,帝走奉天。况与知留后冯河清发储铠完仗百余乘献行在,即拜行军司马。京师平,为太子中舍人。况未尝言功,属岁凶,奉稍不自给,以饥死。 【姚况作品 ==>】 

  • 江表

    指长江以南地。《三国志·吴书·程昱传》:“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吴书·孙权传》:“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庾信《哀江南赋》:“五十年中,江表无事。”古地区名。指长江以南地。从中原人看来,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三国志·魏志·程昱传》:“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吴志·孙权传》评曰:“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庾信《哀江南赋》:“五十年中,江表无事。”

  • 武隆

    在今广西百色市东。明设武隆土巡司于此。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东、田阳县西北。明初置巡检司治此。

  • 托和洛

    读音:Tuōhéluò清代满族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满族姓。清咸丰时兵部尚书穆萌,姓此氏。”“托和洛”当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载“托和罗” 之别译。参见“托和罗”条。

  • 酉溪砦

    北宋置,属辰州。在今湖南沅陵县北二十里。熙宁九年(1076)废。元置巡司于此。

  • 高州岗

    集镇名。在吉林省榆树市北部。人口670。太安乡人民政府驻地。坡岗地。早期居民由辽宁省高州县迁此而名。公路东接黑大公路。

  • 画地为狱

    同“画地为牢”。宋王谠《唐语林.识鉴》:“画地为狱,人不敢逃;以赭染衣,人不敢犯。”郭沫若《沸羹集.抗战以来的文艺思潮》:“关于题材问题,一时曾相当狭隘,而且至今也还有人抱着这样的见解,以为必须直接采自抗战的现实,这可以说是画地为狱。”见“画地为牢”。《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词语画地为狱】  成语:画地为狱汉语词典:画地

  • 李褒

    【介绍】: 唐京兆人。文宗开成初,为起居舍人,病免。五年,自考功员外郎、集贤院学士充翰林学士,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加承旨。武宗会昌二年,出守本官,历绛、郑、虢三州刺史。宣宗大中三年,官礼部侍郎,知贡举。出为检校礼部尚书、浙东观察使。晚年好道,隐居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