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郑交恶。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
《周郑交质》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zhōu zhèng jiāo zhì
周郑交质
译文注释
《周郑交质》的诗词大意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分权给虢公,郑庄公怨恨王。
王说:“没有的。
”所以周郑交质。
王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国的公子忽到周王室做人质。
王逝世,周人将把政权交给虢公。
四月,祭足领兵攻取温地的麦子。
秋季,又拿成周的庄稼。
周郑恶化。
君子说:“信不由中,人质也没有用啊。
明智宽恕而去,重要的因为礼仪,虽然没有人质,谁能离间他们?如果有第二信,山涧溪流中一块陆地的毛,苹繁蕴藻的菜,竹筐刘錡锅的器具,道上的积水,可以供奉鬼神,可以献给王公,更何况君子缔结两国之间的信任,行礼仪,又哪里用得着人质?《国风》有《采蘩》、《采苹》,《大雅》有《行苇》、《洞酌》,昭信了。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