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新唐书·严郢传》

《新唐书·严郢传》


新唐书
原文
    严郢,字叔敖,华州华阴人。及进士第,补太常协律郎,守东都太庙。吕湮镇江陵,表为判官。方士申泰芝以术得幸肃宗,遨游湖、衡间,以妖幻诡众,奸赃巨万,潭州刺史庞承鼎按治。帝不信,召还泰芝,下承鼎江陵狱。郢具言泰芝左道,帝遣中人与諲杂讯有状,帝不为然。御史中丞敬羽白贷泰芝,郢方入朝,亟辨之。帝怒,叱郢去。郢复曰承鼎劾泰芝诡沓有实泰芝言承鼎验左不存今缓有罪急无罪臣死不敢如诏帝卒杀承鼎流郢建州泰芝后坐妖妄不道诛代宗初,追还承鼎官,召郢为监察御史,连署帅府司马。岁余,召至京师,元载荐之帝,时载得罪,不见用。御史大夫李栖筠亦荐郢,帝曰:“是元载所厚,可乎?”答曰:“如郢材力,陛下不自取,而留为奸人用邪?”即日拜河南尹、水陆运使。大历末,进拜京兆尹。严明持法令,疾恶抚穷,敢诛杀,盗贼一衰,减隶官匠丁数百千人,号称职尹。宰相杨炎请屯田丰州,发关辅民凿陵阳渠,郢习朔边病利,即奏止之。渠卒不成,弃之。炎恶异己,阴讽御史张著劾郢匿发民浚渠,使怨归上。系金吾。长安中日数千人遮建福门讼郢冤,帝微知之,削兼御史中丞。人知郢得原,皆迎拜。会秋旱,郢请蠲租税,炎令度支御史按覆,以不实,罢为大理卿。炎之罢,卢杞引郢为御史大夫,共谋炎罪。即逮捕河中观察使赵惠伯下狱,楚掠惨棘,锻成其罪,卒逐炎崖州,惠伯费州。天下以郢挟宰相报仇为不直。然杞用郢败炎,内忌郢才,因按蔡廷玉事,杀御史郑詹,出郢为费州刺史。道逢柩殡,问之,或曰:“赵惠伯之殡。”郢内惭,忽忽岁余卒。 
(节选自《新唐书·严郢传》) 

译文
    严郢,字叔敖,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唐玄宗天宝初年考中进士,补授太常协律郎,在东都洛阳为唐宗室守太庙。后来江陵节度使吕湮上表荐他任节度府判官。方士申泰芝以巫术骗得肃宗信任,仗着皇帝权势浪游湖,衡间,以妖术迷惑众人,骗取钱财数万,被潭州刺史庞承鼎追究查办。肃宗得知,下令放还申泰芝回京。反将刺史庞承鼎治罪,押入江陵狱中。严郢详细报告了申泰芝的歪门邪道,肃宗皇帝派遣宦官与吕湮一起审讯,确有罪状,但帝不以为然。御史中丞敬羽奏请宽免申泰芝,严郢刚入朝,据理争辩。皇帝很生气,斥责严郢退去。严郢进言说:“庞承鼎弹劾泰芝欺诈贪婪属实,泰芝说庞承鼎告他没有验证之罪,如今宽缓有罪的,惩罚无罪的,臣死也不敢奉诏。”皇帝最终还是杀了庞承鼎,流放严郢于建州,申泰芝后因妖妄不道获罪被杀。代宗初年,追还庞承鼎官职。召严郢任监察御史,接连署任帅府司马。一年后,召严郢到京师,元载将他推荐给皇上。当时,元载获罪,严郢没有被任用。御史大夫李栖筠也推荐严郢,皇上说:“这人是元载所亲近的,可以任用吗?”李栖筠回答说:“像严郢的才能,陛下不自己取用,要留下来给奸人用吗?”当日授任严郢为河南尹,水陆运使。大历末年,进任京兆尹。严郢执行法令严明,疾恶抚穷,敢于诛杀,盗贼无处藏身减免减少了隶官匠丁近千人,被誉为称职的京兆尹。宰相杨炎请求在丰州实行屯田,便调遣长安和洛阳的百姓开凿陵阳渠,严郢熟悉北边利弊,便上奏制止。陵阳渠最终未修成,放弃了。杨炎憎恨他反对自己,暗中指使御史张著弹劾严郢私下发动民众疏浚河渠,使百姓的怨恨归于皇上。把严郢拘捕在金吾衙。长安城中每天有几千人堵在建福门前为严郢鸣冤,皇帝暗中得知,削去严郢兼御史中丞职务。百姓得知严郢得到了宽宥,都纷纷迎拜他。杨炎被罢,卢杞任宰相,提升严郢任御史大夫,共谋治杨炎。严郢无故逮捕了河中观察使赵惠伯,以刑逼供,构成杨炎罪状。最后放逐杨炎于崖州,杨炎被杀之后,卢杞又忌恨严郢有才干,乘着严郢审查蔡廷玉一事,杀了御史郑詹,又把严郢调出京城,贬为费州刺史。途中遇到出殡,严郢询问,有人说:“这是赵惠伯的灵车”,严郢内心惭愧,从此心中忧闷,一年后即卒。 

《新唐书·严郢传》    

猜你喜欢

  • 北平省

    明洪武二年(1369)分河南、山东两行中书省置北平行中书省,简称北平省。治北平府(今北京市)。九年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永乐元年(1403)罢布政使司,以所领直隶北京行部。十九年又罢行部,直隶六部。参见“直隶省”。 【检索北平省 ==>】 古籍全文检索:北平省     全站站内

  • 赍志而殁

    南朝 梁 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不已。”后以“赍志而殁”谓怀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宋 楼钥《馀姚县海堤记》:“司谏用不尽其才,赍志而殁。” 见“赍志没地”。《封神演义》99回:“闻聘等三人金兰气重,方图协力同心,忠义志坚,欲效股肱之愿;岂意阳运告终,~。”

  • 黟县

    一作黝县。秦置,属鄣郡。治所在今安徽黟县东五里。《说文》 释 “黟”: “黑木也。从黑,多声。丹阳有黟县。” 《元和志》 卷28黝县: “按县南有墨岭,出墨石。又昔贡柿心木,县由此得名。”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属丹阳郡。鸿嘉二年 (前19) 改置广德王国,东汉复为黟县

  • 黄岭山

    在今广东东莞市南。《新唐书·地理志》广州: 东莞县 “有黄岭山”。《清一统志·广州府》:黄岭山 “在东莞县南。唐十道志,岭南名山之一。《县志》,在县南三十五里,县治朝山也。峰峦秀拔,状如卓笔,迤逦而西,作展旗状,俗名黄旗岭。下有泉出石罅,味甘美,宋绍兴间,邑宰张勋筑亭甃石,扁曰廉泉”。

  • 刘琨率军迎惠帝于长安。

    《晋书》卷六十二《刘琨传》:“又斩石超,降吕朗,因统诸军奉迎大驾于长安。以功封广武侯,邑二千户。”

  • 西二河

    即今洱海。在云南大理市东。隋、唐时期对西洱河的异写。《隋书史万岁传》 载,隋开皇十七年(597), 史万岁入南中,“渡西二河”, 即指此水。南诏《中兴二年画卷》题字亦作“西二河”。

  • 蒙文总汇

    书名。又称《蒙古文汇》,为蒙满汉合璧词典。清咸丰元年(1851),蒙古学者赛尚阿编著。共16册。此外尚有额尔德尼编著的17卷本及固什喇嘛校订的12卷本,均于光绪年间出版。该书对后来的词典编工纂工作有较大影响。

  • 阿克苏花票

    见“阿票”(1197页)。

  • 韩信庙

    【介绍】:刘禹锡作。韩信庙在楚州,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北归过楚州,而作此诗,其时约宝历二年(826)。诗首句赞其功,次句鸣其冤,三四句抒其感。诗虽怀古,当亦寓怀时事之作。盖唐代君主颇为猜忌功臣,若裴度自长庆中屡被排挤,罢兵权,去相位,宝历时亦未得重用。诗或与此有关。

  • 方苞本年以后潜心《三礼》,因以贯彻诸经。

    据苏惇元《方望溪先生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