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黟县

黟县

一作黝县。秦置,属鄣郡。治所在今安徽黟县东五里。《说文》 释 “黟”: “黑木也。从黑,多声。丹阳有黟县。” 《元和志》 卷28黝县: “按县南有墨岭,出墨石。又昔贡柿心木,县由此得名。”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属丹阳郡。鸿嘉二年 (前19) 改置广德王国,东汉复为黟县。建安十三年 (208) 属新都郡。西晋太康元年 (280) 属新安郡。隋开皇九年(589) 省入海宁县,十一年 (591) 复置,移治今黟县。十二年 (592) 为歙州治。大业三年 (607) 属新安郡。唐武德四年 (621) 属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 属徽州。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属徽州路。明属徽州府。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在安徽省南部、黄山西麓。属黄山市。面积861平方千米。人口9.7万。辖4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碧阳镇。秦置黟县,以黟山为名,属会稽郡。《清史稿·地理志》:“县以黟山名,即今黄山也。”西汉属丹阳郡。东汉建安中属新都郡。西晋属新安郡。隋、唐属歙州。北宋末属徽州。元属徽州路。明、清属徽州府。1914年属芜湖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南行署徽州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56年属芜湖专区。1959年并入祁门县,1961年复置,属徽州专区。1971年属徽州地区。1987年徽州地区撤销,改为黄山市辖县。地处皖南山区西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大豆、玉米为主。林产松、杉、毛竹,并产茶叶、香菇、香榧、蚕茧等。工业有陶瓷、水泥、砖瓦、酿酒、粮食和木材加工等。皖赣铁路、慈张公路横穿南境,黟渔、黟石、黟甘等公路纵贯县境南北。名胜古迹有宏村、关麓、屏山等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和横沟弦、宋枧溪摩崖石刻、明胡文光石坊等。其中宏村、西递古村为世界文化遗产。建有柯村苏维埃政府纪念馆。


猜你喜欢

  • 高淮

    明宦官。万历间为尚膳监监丞。奉命采矿,征税辽东。诬陷吏民,纵恣不法。言官交章论劾,数与边将争功,又克扣军士月粮,万历三十六年,激起锦州、松山兵变,惧而内逃,反诬参将李获(一作孟)阳、同知王邦才逐杀钦使,劫夺御用钱粮,边民益哗。蓟辽总督蹇达再疏暴淮罪,乃召归。

  • 双鳞

    同“双鱼”。宋赵善括《念奴娇》词:“已倩双鳞,更须灵鹤,先报归消息。”

  • 方桂

    字友兰。广西巡抚方显之子。初从父用兵贵州苗疆有功。历官知县、知府至浙江宁绍台道。乾隆中,赈济甘肃巩昌、平凉等地饥荒。后坐罪遣戍伊犁。乾隆三十七年(1772)释还。 【方桂作品 ==>】 

  • 徒人

    读音:tú rén【源】 春秋时齐公族有徒人氏,见《姓考》(17,60)。当以官为氏(21,60,62)。【人】 徒人费,春秋时齐人(6,12,17,60)。【它】 宋邓名世认为,“齐有徒人费,《国语》有徒人回,误矣。费等皆徒人之以名见者。古无徒人氏”(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①《姓氏考略》注引 《姓考》云: “齐公族。”似当系出姜姓。齐有徒人费,又有徒人回。②郑樵

  • 齐履谦

    【生卒】:1263—1329【介绍】:元大名人,字伯恒。少习星历算术,尽晓其法。世祖至元中,补星历生,预修《历经》、《历议》,授星历教授,迁保章正。累擢国子监丞,改司业。历太史院使。泰定帝时奉使宣抚江西,福建,黜罢贪污官吏四百余人。卒谥文懿。为学博洽精通,自六经诸史、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医药卜筮,无不淹贯,尤精经籍。有《春秋诸国统纪》等。

  • 荷湖墟

    ①即今江西丰城市西南荷湖乡。清同治《南昌府志》 卷4丰城市镇: 荷湖墟 “在县西南六十里”。 ②亦作河塘墟。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北荷塘镇。清康熙 《新会县志》 卷4有河塘墟。

  • 《宋书·孔觊传》

    宋书原文: 孔觊,字思远,会稽山阴人。觊少骨鲠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为人使酒仗气,每醉辄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所凌忽,尤不能曲意权幸,莫不畏而疾之。不治产业,居常贫罄,有无丰约,未尝关怀。为二府长史,典签谘事,不呼不敢前,不令去不敢去。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

  • 东昏县

    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二十里东昏故城。西晋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属陈留郡。晋省。

  • 李衷灿

    【介绍】: 清安徽含山人,号梅村。官荆门州知州。有《拳拳录》、《颜巷录》、《晚闻篇》。 【李衷灿作品 ==>】 

  • 焦瑗

    宋山东人,字公路。尝从学于程颐,以避地至鄞,浙之洛学由是渐兴。平时居家外出必循于孔。丞相赵鼎方振洛学,欲荐之,力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