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高昌国

高昌国

①公元442年沮渠无讳率北凉余众逐高昌太守据有其地,次年自立为凉王,为高昌地区建国之始。460年柔然灭沮渠氏,立阚伯周为高昌王,此后遂以高昌为国号。481年高车灭阚氏,立敦煌人张孟明为王。国人杀孟明,立马儒。497年,儒通使北魏,欲求内迁。国人不愿,杀儒,立右长史金城榆中人麴嘉,是为高昌麴氏王朝之始。都高昌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哈拉和卓堡西南)。疆域初只有原高昌郡地,450年西并车师国,始全有吐鲁番盆地;其后逐渐扩大,至麴氏盛时,南接河南(指罗布泊以南的吐谷浑国境),东连敦煌,西次龟兹(今库车一带),北邻敕勒(在天山北麓)。境内多汉魏以来屯戍西域的汉人后裔,语言风俗、制度与中原大同小异。居民务农、养蚕、植棉,亦事畜牧。世代臣服于北邻游牧族柔然、高车及突厥。麴氏共传九世十王一百四十四年,于唐贞观十四年(640)为唐朝所灭,以其地为西昌州,后改名西州。②公元九世纪中叶回鹘西迁,其中一支占据古高昌国即唐西州地区,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简称高昌。辖境西包今库车,东抵哈密东境,北越天山,南接于阗。居民从事农牧。十至十一世纪,与五代及北宋有密切的贸易关系。十二世纪初叶后为西辽属国。 十三世纪初叶归附蒙古,中叶后成元朝直辖地。十四世纪二十年代后地入察合台汗国。


【检索高昌国 ==>】 古籍全文检索:高昌国     全站站内检索:高昌国

猜你喜欢

  • 《弓与矢》

    胡非子寓言故事原文一人曰:“吾弓良,无所用矢。”一人曰:“吾矢善,无所用弓。”后羿闻之曰:“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中的?”令合弓矢,而教之射。译文一个人说:“我的弓精良,什么箭都不用。”另一个说:“我的箭特好,什么弓都用不着。”后羿听后说:“没有弓,

  • 赵子栎

    【生卒】:?——1137 燕王德昭五世孙。元祐进士。靖康中,为汝州太守。金兵叛盟,破荆湖诸州,唯独子栎能保境抵御金兵。李纲言于朝,迁宝文阁直学士,旋提举万寿观。绍兴七年(1137)卒。 【生卒】:?—1137 【介绍】: 宋宗室,字梦授。赵德昭五世孙。哲宗元祐六年进士。钦宗靖

  • 徒西县

    唐久视初置,属羁縻高州。治所在今四川高县南。后废。

  • 天竺乐

    隋唐七部、九部乐之一。十六国时,张重华据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天竺贡乐伎,后又传入方音。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钹、贝等,乐工十二人,舞者二人。 【检索天竺乐 ==>】 古籍全文检索:天竺乐   

  • 黄浦江

    在今上海市境内。旧误传为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所疏导,故别称黄歇浦、春申江。黄浦之名始见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1158) 高子凤 《南积善寺记》,《宋会要·食货八之二九》 作黄浦塘。元至元年间称黄浦港。《明史》 作大黄浦。本吴淞江支流。《明史·河渠志》: 永乐元年 (1403) 夏原吉言: “松江大黄浦乃通吴淞江要道,今下流遏塞难浚。” 遂用叶宗行的建议,浚江通范家浜,导入黄浦以入海。此后黄浦江取代吴淞

  • 甘之如饴

    《诗.大雅.绵》:“堇荼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饴:麦芽糖浆。后因以“甘之如饴”比喻乐于承担艰苦的工作,勇于作出最大的牺牲。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鼎镬:古代用以烹煮罪人的最残酷的刑具)。《明史.桑乔等传赞》:“言者踵至,斥逐罪死,甘之若饴,而不能得君心之一悟。”述补 饴,麦芽糖。虽处危困之境而能安心甘受。比喻甘愿承担艰苦的事情,甚至作出牺牲。

  • 郴县

    秦置,属长沙郡。治所即今湖南郴州市。汉为桂阳郡治。隋初为郴州治。大业初为桂阳郡治。唐复为郴州治。五代晋改为敦化县,后汉复改郴县,仍为郴州治。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为郴阳县。明初并入郴州。1913年复改郴州为郴县,属湖南衡阳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古旧县名。秦置

  • 苏辙于除夕夜作诗《除夜》(老去不自觉)。

  • 彭溪山

    在今浙江仙居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2仙居县: 彭溪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旧志》: 出多林木,饶五谷,脉接天台,水流为彭溪”。

  • 藏书洞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三十里。《明一统志》 卷62荆州府: 藏书洞 “在长阳县西三十里。宋郭雍藏书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