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奴古
见“辛古”(1107页)。
见“辛古”(1107页)。
读音:Lí【源】 春秋时齐有犂邑,亦称犂丘(故城在今山东禹城与济阳之间),封食于此邑者之子孙遂以邑为氏(60,62)。【变】 即黎(17,60)。【望】 齐郡(17,418)。【布】 四川成都(91)、台湾屏东、桃园、台东(64,68,261)、湖南汉寿等地均有此姓。【人】 犂弥,春秋时齐人(11,21)。
三国志原文: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从兄干,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为菅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咸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高干既降,顷之
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南四十里。《清一统志高州府》: 莲头寨 “在电白县南。明万历中置”。 即今广东省电白县东南莲头。明万历年间筑。
见“青把都儿台吉”(1282页)。
【生卒】:?—1276 【介绍】: 宋四明人,字东生。性豪宕,常携琴、书、钓具乘布帆小舟往来江湖之上。宋末发狂,痛哭蹈海死。 【皇甫明子作品 ==>】
南朝宋、齐时人,字彦伦,祖籍汝南安城(今河南正阳北)。初为益州刺史萧惠开主簿,以善言理,为宋明帝引入殿内,亲近宿直。颙常借佛经中因果报应事劝谏明帝。泛通百家,佛理尤长,所著《三宗论》为时人所重。齐世为国子博士,兼著作郎,撰起居注。卒官。(,参见《南史》) 【周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阆州东川路元帅府置,治所在阆中县 (今四川阆中市)。以五代唐保宁军为名。二十年 (1283) 升为保宁路,不久复降为保宁府,属广元路。明洪武四年 (1371) 属四川行中书省 (后改为四川布政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南部、广元、剑阁、梓潼、巴中、通江
《易经.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王弼注:“以柔巽之质,干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 蛊,事。干父之蛊,指儿子能秉承父志,完成其未竟之事业。也作“干父”。 唐.独孤及《唐故虢州弘农县令天水赵府君墓志》:“有子若干人,训以义方,咸能被服文艺,干父
同“八咏诗”。唐崔峒《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诗:“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明王世贞《答赠张参政钦伯》诗:“萧洒八咏成,悠然片鸿度。”【词语八咏】 汉语词典:八咏
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南部。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1万,满族居多。镇人民政府驻天桥,人口 1580。清嘉庆年间建村,以村东桥形巨石得名。1956年设乡,1958年并入窄岭公社。1961年析置天桥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改镇。主产玉米、谷子、稻,盛产杏仁。有水磨石、制砖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