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都尉

都尉

官名。(1)统兵武官。战国赵、魏、秦等国已置,地位略低于将军。秦、两汉亦为高级武官,稍低于校尉,或冠以骁骑、车骑、军门、强弩、复土等名号,皆有事时临时设置,事讫即罢。魏、晋名号极繁,地位渐低,亦不常置。唐代有折冲都尉、果毅都尉,为诸卫府所辖折冲府正副长官,统率各地府兵,地位高于校尉。辽代亦有其名目,仅为虚职,无职掌。金泰和六年(1206)攻宋,曾临时设置殄寇折冲、果毅都尉统兵,军还即罢。正大间,选各路精兵直隶枢密院,其统率初名总领使,后改都尉,有建盛、折冲、振武、荡寇、果毅、殄寇、虎贲、鹰扬、破虎、虎威、振威等名目,初秩正四品,后升从三品。分屯各地,以曾掌元帅权者任之,其府职权与元帅府、行枢密院相等,每卫士兵不下万人。后行尚书省亦或置都尉统兵。明初一度置都尉司(亲军都尉府)领禁卫军,寻罢。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亦置,正六品,位次威武将军,领兵六百人。(2)执行特定职务的专职官员。西汉中央有常设的水衡都尉、非常设的搜粟都尉、协律都尉,分掌行政事务,位次九卿;奉车都尉、驸马都尉侍从皇帝左右,骑都尉监领羽林骑,或护西域事务;大司马、大将军属官有护军都尉,掌监督节制诸军。地位颇高,秩比二千石。诸郡或置农都尉、关都尉。三国有水衡、抚军、典弩、典铠等都尉,各有职事,权任颇重;度支、典农等都尉掌诸军、郡县屯田事务;各地或置司金、司盐、司竹都尉,分掌冶金、盐务等具体事务。十六国前凉置五都尉,专主监伺刺举。北齐都水台、太仆寺属下诸局亦置,为低级事务官员,隋代都水台沿置。奉车、驸马、骑都尉,魏、晋、南北朝并号三都尉,名为侍从武官,实为加官冗职,地位渐低。唯驸马都尉成为帝婿专官,唐宋至明皆置。(3)郡军事长官。秦、西汉初设郡尉,景帝中元二年(前148)改名都尉,秩比二千石。协助太守典掌军事,维护治安,统率、训练本郡军队,职权颇重。自置府,有丞、主簿、诸曹掾史等属吏。有时代理太守职务。边郡往往分置为数部。新莽曾改名太尉。东汉内地诸郡省,并其职于太守,如有紧急军情,亦临时设置,边郡仍置,多分部。三国、晋诸郡皆置,五品,隶属卫尉,秩分置数部。后省。北齐、隋初设郡尉,大业三年(607)罢州置郡,各设都尉(正四品)、副都尉(正五品)专掌军事,不预行政,与郡不相知。又置京辅都尉,从三品,立府于潼关,领兵镇守。唐代罢。(4)少数民族地区长官。汉代有属国都尉,管理属国军事民政。西晋太康中,改南匈奴五部帅为五部都尉,分领匈奴诸部。十六国汉于六夷每万落置一都尉统领之。(5)唐、宋、金、元、明武臣勋官等级,次于将军,高于骑尉,有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等名目。清代爵位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位次男爵,以封功臣、外戚;武阶官有武义、武翼、昭武、宣武都尉等名目。


【检索都尉 ==>】 古籍全文检索:都尉     全站站内检索:都尉

猜你喜欢

  • 垂果沙尔果

    即今西藏普兰县东北之楚郭贡巴。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卷18: “西番 (藏) 语,垂果谓浴,沙尔谓东,果,门也,地有玛帕木池,浴之可避虎灾,故名。”

  • 隔年皇历

    偏正 比喻过时的事或经验,不合新的情况,用不上了。[例]老一辈人经常提醒年轻人,应勤俭朴素,这并不是~,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用于描写过时。也作“隔年黄历”。

  • 太子墓

    村名。在海南省万宁市东北部。属大茂镇。人口170。据《万州志》记载,元代撤墩王之后的荆王太子,因高昌王事累,谪至万安军安置,数年卒,葬在山外塘(地名,今属万宁市大茂镇),称太子墓。明末清初,陈、吴、符、文、蒋诸姓人先后来到山外塘太子墓北面坡地定居,繁衍成村,取

  • 太常丞

    官名。两汉魏晋南北朝为太常副贰,员一人,掌管宗庙祭祀礼仪的具体事务,总管本府诸曹,参议礼制。两汉多用博士、议郎充任。西汉秩千石,东汉秩比千石,魏、晋、南朝宋七品,梁五班,陈八品、六百石。北魏增置少卿为太常之副,丞居其下,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五品下,二十三年改从六品。北齐置太常寺,以卿、少卿为长贰,丞参领寺务,从六品。隋、唐、五代员二人,管理本寺日常公务。隋初从六品,炀帝改从五品,唐从

  • 朴素

    【介绍】: 明人。任新安卫左所镇抚。幼孤。事母孝。年十六母卒,母墓离家十里,素每日至墓泣拜,雨雪无间。乡人敬礼之。寿九十七。 【朴素作品 ==>】 

  • 都洨县

    西晋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都良一带。南齐后废。

  • 余萧客

    【生卒】:1729—1777 【介绍】: 清江苏长洲人,字仲林,号古农。惠栋弟子。遍观群书,兼及《道藏》、《佛藏》。以阅读过勤患眼病,晚年教读为生,闭目口授。贫困而终。有《古经解钩沉》、《文选纪闻》、《文选音义》等。 【余萧客作品 ==>】 

  • 偃戈

    借指天下太平。宋陈彭年 《大宝箴》:“导之以德,民免婴罗; 不懈于位,俗乃偃戈。” 参见:○归马放牛 【检索偃戈 ==>】 古籍全文检索:偃戈     全站站内检索:偃戈

  • 惠休句

    源见“惠休才”。美称僧诗。唐 鲍溶《酬江公见寄》诗:“曾答雁门偈,为怜同社人。多惭惠休句,偕得此《阳春》。” 【检索惠休句 ==>】 古籍全文检索:惠休句     全站站内检索:惠休句

  • 矰缴之说

    《韩非子.五蠡》:“事败而勿诛,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用矰缴之说而侥幸其后?”矰( ㄗㄥ zng 曾)缴( ㄓㄨㄛ zhu 浊):古代用丝系矢射鸟的工具。比喻因个人的私利而劝说别人。 【检索矰缴之说 ==>】 古籍全文检索:矰缴之说     全站站内检索:矰缴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