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祭石曼卿文》

《祭石曼卿文》



原文
    祭石曼卿文    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玚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
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曰:
  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
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着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犹能髣佛子之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
者,意其不化为樗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奈何茺烟野蔓
,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但见牧童樵叟,歌吟而上下,与夫惊禽骇兽,悲鸣踯躅
而咿嘤!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
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呜呼曼卿!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而怠念畴昔,悲凉凄怆,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
愧乎太上之忘情。尚飨!
大意:
   (一)自“维治平四年七月日”至“而吊之以文曰”
     记叙祭祀的人时地物。(为祭文的形式成分)
   (二)自“呜呼曼卿!生而为英”至“昭如日星”
     说明曼卿虽死,英名不朽(,着在简册,昭如日星)。
   (三)自“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至“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抒写意想埋藏曼卿之地,终将成为旷野与荒城的哀情。
   (四)自“呜呼曼卿!盛衰之理”至“尚飨”
     说明吾(作者)之悲凉凄怆,是不能“忘情”之故。
主旨:抒写祭悼亡友的哀情。(篇腹(三))
文体:形式为应用文(祭文);内容为抒情文。

译文

唉,曼卿!生前既是英杰,死后必是神灵!那跟万物一样有生有死,而最后归于无物的境地的,是你由精气暂时聚合的身躯;那不跟万物同归于尽,而出类拔萃永垂不朽的,是你流传后世的名声。这是自古以来的圣贤,都是如此的;那些已载入史书的姓名,就像太阳星辰一样明显。 

唉!曼卿啊!我见不到你已经很久了,可是还能想象你生前时的模样。你意态不凡,光明磊落,又那样超群出众,埋葬在地下的遗体,我猜想不会化为烂泥腐土,应该会变成最珍贵的金玉。不然的话,就会长成青松,挺拔千尺,或者产出灵芝,一株九茎。为什么你的坟墓偏偏是一片荒烟蔓草,荆棘丛生,寒风凄凄,露珠飘零,磷火闪闪,萤火虫乱飞?只见牧童和砍柴的老人,唱着歌在这儿上下走动;还有慌张受惊的飞禽走兽,在这儿徘徊悲鸣。现在已经是这样的光景了,经过千秋万岁之后,怎知道那些狐狸、老鼠和黄鼬等野兽,不会在这里掏穴藏身?自古以来,圣贤都是这样,难道单单看不见在那旷野和荒城旁一个挨着一个的坟墓? 

唉!曼卿啊!事物由盛而衰的道理,我本来是早已知道的。但怀念起过往的日子,越发感到悲凉凄怆,不知不觉迎风掉下眼泪的我,也只好愧于自己达不到圣人那样淡然忘情的境界。希望你能够享用祭品



猜你喜欢

  • 未央区

    在陕西省西安市区西北部,东、北濒灞河、渭河。面积261平方千米。人口40.1万。辖10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龙首北路。因区内有西汉未央宫遗址得名。1954年由西安八、十一两区合并设置。1957年撤销未央区,所属大白杨、马旗寨二乡划入草滩区,后又将草滩区更名为未央区。196

  • 新坪镇

    在今江西寻乌县南九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中东部。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兴坪街,人口2260。原称荒坪,后改今名。1950年为荔浦县一区安东乡。1958年设兴坪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2年改新坪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主产稻、甘蔗、烟叶。特产夏橙。有爆竹、食品、农机、化工、松脂、果脯等厂。323国道经此。

  • 祖鸿勋《与阳休之书》可能作于此年前后。

    作书之时,祖鸿勋、阳休之年俱不详,今从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系年,兹录其文于后:“按《北齐书•文苑•祖鸿勋传》,鸿勋于永安初曾为城阳王元徽所举,后为廷尉正,方去官归田,盖在章帝被杀,尔朱兆入洛之后。是年,阳休之年二十四。祖鸿勋,据《北齐书》本传

  • 盘古山镇

    在江西省于都县南部。面积156.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仁风圩,人口1.2万。因境东北盘古山得名。1950年属安远县仁风乡,1953年划属会昌县,1954年划归于都县。1957年设盘古山镇,1958年改设仁风公社,1972年复设镇。主产稻、蔬菜,山地产竹、木。有钨矿、煤矿、电

  • 悦大坚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悦大坚领部而得名。原居于龙马苑(似在今甘肃鄣县西40里龙马山一带)。东晋义熙五年(409),悦大坚率众5千归附西秦乞伏乾归。参见“陇西鲜卑”(1255页)。

  • 庾怿

    293—342 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字叔预。苏峻叛乱,随兄护军将军庾亮等奔寻阳(今江西九江)。峻平,封广饶男。亮欲开复中原,咸康五年(339),表为监梁、雍二州军事,梁州刺史,镇魏兴(今陕西安康西北),又进监秦州氐羌诸军事。遣牙将霍佐迎将士妻子,佐驱三百余口投降

  • 补阙拾遗

    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晋书.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明史.孙磐传》:“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阙拾遗。”参见“拾遗补阙”。

  • 莫土司衙

    在今广西忻城县城建设街。创建于明弘治年间 (1488—1505)。现存建筑为清代按清工部营造法式建造。有大门、正厅、后堂、左右花厅等。忻城莫氏土司在元至正年间为宜山县八仙屯千户。明宣德年间由宜山督兵屯戍忻城,为副理知县。弘治九年(1496) 授为忻城县世袭土司。清宣统元年 (1909)裁。土司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对边疆地区政权管辖的一种形式,是少数民族地区封建典章制度的重要实物例证。

  • 张继

    【生卒】:?—约779 【介绍】: 唐襄州人。字懿孙。天宝十二载登进士第。安史乱起,避地吴越。大历初入京官侍御。后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充转运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诗多登临纪行之作,清远自然,不事雕琢。《枫桥夜泊》最为著名。有《张祠部诗集》。 【张继作品 ==>】 

  • 朱泽生

    【介绍】:清安徽休宁人,寓居江苏苏州,字时霖,号芝田。与弟朱莅恭均以词名。有《鸥边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