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俞宪编卢柟(?一1559)《卢次楩集》入《盛明百家诗》。

俞宪编卢柟(?一1559)《卢次楩集》入《盛明百家诗》。

卷首题识曰:“故有集三卷,吴人王宪副序之详矣。序称赋二卷、诗一卷,及考集中无诗,与序不合。今就诸赋撮取一十二篇,附以古诗三章。三诗者,山人出狱后经游吾锡而赠锡人之与游者也。嘉靖丙寅秋七月是堂俞宪识。”

猜你喜欢

  • 费穆

    【生卒】:477-529 字朗兴,万子。性刚烈好功名。宣武帝用为夏州别驾。为政有严明之声。明帝时,以军功至武卫将军。尔朱荣举兵入洛,穆与荣有旧交,弃众先降。劝荣行诛罚、树亲党,激成河阴大屠杀。为征南将军率军援荆州,擒梁将曹义宗。参与平邢杲之变。元颢入洛阳,降颢。

  • 舍来虎

    傈僳语音译,亦称“奢来虎”,意为“互相砍杀”。旧时云南怒江傈僳族地区的血亲复仇械斗。多因宗教、婚姻、土地、水源、债务、盗窃等纠纷而引起。事发时,先由当事人邀请头人(实扒)及中间人说理,如不能达成协议,则由当事的一方提出械斗。械斗时双方各自邀请负有复仇义务的亲友参加。由头人指挥,青壮年男子为当然的战士。老弱妇幼不参加械斗,械斗双方均不准伤害他们。妇女在械斗时享有调停权。械斗结束后,死亡少的一方要赔偿

  • 巴穆布尔善

    ?—1669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辅国公塔拜第四子。崇德元年(1636),从太宗皇太极征朝鲜,败朝鲜兵于陶山。四年(1639),袭兄额克亲三等奉国将军爵。顺治元年(1644),随睿亲王多尔衮定京师,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历晋一等奉国将军、二等镇国将军。八年(1651),封辅国公。康熙四年(1665),任领侍卫内大臣。六年,擢秘书院大学士,充纂修世祖实录总裁。八年(1669),

  • 王梵志诗

    王梵志撰,郑振铎校补。有1935年郑振铎校刻《世界文库》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版《郑振铎世界文库》本。该本一卷,系以巴黎国家图书馆藏二七一八号敦煌卷子为底本,而以国家图书馆所藏三二六六号一残卷参校。并拾遗若干首。后附郑振铎跋语。

  • 杨慎《升庵诗话》单独印行,程启充作序。

    序署“嘉靖辛丑阳月,嘉州初亭程启充序”。阳月,农历十月。张含、王嘉宾、杨达之各有《诗话补遗序》,张序署“嘉靖壬子(1552)十一月七日,永昌禺山张含序”;王序署“嘉靖丙辰(1556)夏,蜀东缑岭山人王嘉宾序”;杨序署“嘉靖丙辰三月,门生大理杨达之顿首谨序”。

  • 葅醯匠

    吏职名。唐光禄寺掌醢署置八人,掌酱醋醯醢之事。 【检索葅醯匠 ==>】 古籍全文检索:葅醯匠     全站站内检索:葅醯匠

  • 撮土焚香

    撮土:把土聚拢成堆。焚香:烧香。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西游记》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又有【撮土为香】。指撮土代替烧香。《说岳全传》第四十三回:“二人遂向林中去,下马来,撮土为香,对天八拜。”

  • 洪范(範)

    《尚书》篇名。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认为系战国后期儒者所作,或认为作于春秋。《汉书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故亦称“洛书”。托武王与箕子对话,言禹治水有功,上帝予其“洪范九畴”(大法九类)。其中提

  • 单飏

    字武宣,山阳湖陆(今山东鱼台)人。初举孝廉,后历官太史令、汉中太守、尚书等职。精通天官、算术。灵帝末谯县曾有黄龙现,飏谓五十年后当有王者兴,后果然魏代汉。东汉山阳湖陆人,字武宣。明天官、算术。举孝廉,稍迁太史令,侍中,出为汉中太守,后拜尚书卒。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銘文作田或田,見田農鼎(集成02174)、田農甗(集成00890)、田農簋(集成03576),西周早期前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