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斯諾

斯諾

读音:Sīnuò

【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160)。

猜你喜欢

  • 经历厅

    官署名。清朝都察院所属之办事机构。初名司务厅,后改经历厅。掌董察吏胥。乾隆六年(1761)与都事厅分工后,分办吏、户、刑部关涉事件。设经历,满、汉各一人,正六品,掌厅事。下设印房、稿房、火房、承发科、知印科、封简科、注销科,各置经承,一至三人不等,分别办事。

  • 祖楫

    同“祖生击楫”。清刘献廷《题宝相寺东壁》诗:“渡江思祖楫,卜宅忆陶篱。”

  • 阳城山

    亦名马岭山。在河南登封市东北,为嵩山东支。《汉书地理志》颍川郡阳城县:“阳城山,洧水所出”。《水经洧水注》:洧水“亦言出颍川阳城山,山在阳城县之东北,盖马岭之统目焉”。《资治通鉴》: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前赵刘粲遣刘雅生攻洛阳,守将赵固“奔阳城山”,即此

  • 秦女吹箫

    源见“乘鸾”。相传秦穆公以女弄玉妻善吹箫的萧史。史教玉学箫作凤鸣声。后夫妇乘凤皇升天而去。后人常用“秦女吹箫”作壁画或扇面画的题材。元张可久《折桂令.王一山席上题壁》曲之一:“金屋藏娇,碧水冷西施弄瓢,紫云深秦女吹箫。”

  • 歌圩

    壮语称“窝坡”、“窝墩”、“欢龙洞”。壮族青年男女传统的娱乐与社交活动。流行于广西左、右江流域及云南文山州境内者,多有固定场所;其它地区无固定场所。多于春节期间及夏历三月三前后举行,其它重大节日或农闲时亦有举行。届时,方圆数十里内的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携带五色糯米饭、红蛋、绣球、毽子及各种礼物,分别男女成群结队,前来赶圩,在圩上或附近寻找异性队伍,以歌相认,表情达意,由浅入深,有“见面歌”、“

  • 蔡襄寄居悟空院,留诗僧壁。

    (蔡襄《和子发》)

  • 壮士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金乡卫。在今浙江苍南县东南渔寮乡雾城。隆庆初并入蒲门千户所。

  • 艾丁湖汉墓

    西汉姑师(车师)族墓地。在今新疆吐鲁番南约30公里艾丁湖西北。土葬,随葬品多寡不均。出土文物中彩陶与铁器共见,彩陶图案以三角纹及变体三角纹为主。对马纹铜饰牌、汉镜、四棱形镞、铁刀、金箔饰均具鲜明民族特点,汉镜则反映了姑师与中原的联系。 【检索艾丁湖汉墓 ==>】 

  • 锡缜

    清满洲正蓝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原名锡淳,字厚安。蒙古族。咸丰进士。以户部郎中授江西督粮道,后为驻藏大臣。工书法,善诗文。著有《退复轩诗文集》。 【检索锡缜 ==>】 古籍全文检索:锡缜     全站站内检索:锡缜

  • 子产

    【生卒】:?—前522即公孙侨、公孙成子。名侨,字子产,出身贵族,春秋时郑国人。前554年为卿,前543年任郑相,改革内政,整顿田地疆界沟洫,发展农业生产,不毁乡校,以听取国人意见,铸刑鼎公布法律条令。执政数年,郑国大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国人为之痛哭。(,参见《左传》襄公三十年)【生卒】:约前580—前522即公孙侨。春秋时郑国人,字子产,一字子美。子国之子。郑简公十二年为卿,二十三年为正卿,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