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市

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面积8.7万平方千米(市辖区2200平方千米)。人口135.9万(市辖区21.9万),有蒙古、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朝鲜等14个民族组成,其中蒙古族占12%。辖准格尔、乌审、伊金霍洛、鄂托克、鄂托克前、杭锦、达拉特7旗,东胜1区。市人民政府驻东胜区。据张穆《蒙古游牧记》:“鄂尔多斯,盟名伊克盟。蒙古谓大曰伊克,庙为昭,伊克昭之名,为因青吉斯汗圆寝得名。”明为蒙古族鄂尔多斯部游牧地。15世纪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置鄂尔多斯万户。境为统辖右翼三万户济农驻所。清顺治六年(1649年)封达延后裔额璘臣为多罗郡王,鄂尔多斯部自成一盟,下辖鄂尔多斯左、右翼前中后等六旗。会盟于伊克昭,治郡王旗衙署。直属理藩院。后盟长由各旗扎萨克轮任,治所随迁。乾隆元年(1736年)析乌审旗东边地增置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俗称扎萨克旗。七旗外,还有随成吉思汗陵寝500户达尔扈特部落,直接受济农(后改盟长)节制。疆域北至黄河故道(今乌加河),南抵明长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至乾隆年后始放长城北沿界牌地,至清末大部成垦区。黄河两岸垦区归包头设立乌伊盟垦务局(后称西盟垦务局)管辖,南边分别属晋、陕边境县,中部垦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增置东胜理事通判厅,属山西归绥道。民国初年蒙古旗从清制,改属蒙藏委员会。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东胜厅改设治局,后改县。1925年将黄河故道大部划给临河设治局。1928年绥远改省。1933年由绥境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管辖。1937年蒙政会由百灵庙移治境内新街。1939年在东胜城置绥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废除旧制,成立伊克昭盟自治政务委员会,隶绥远省。初治新街,1950年春移治东胜城。同年伊克昭盟政务委员会改为伊克昭盟自治政府。1952年两直属区划入扎萨克旗。1954年撤销绥远省,设伊克昭盟,属内蒙古自治区。1958年增置海勃湾市,郡王旗与扎萨克旗合并置伊金霍洛旗。1976年海勃湾市并入乌海市。1980年析鄂托克旗南部分置鄂托克前旗。1983年东胜县改为市。2001年伊克昭盟和县级东胜市撤销,改设地级鄂尔多斯市;原县级东胜市改置东胜区;原伊克昭盟所属行政区域划入。处内蒙古高原西南部,境内有库其布沙漠和毛乌素沙漠。黄河从西、北、东三面流过。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西部四旗为牧业旗,产牛、马、绵羊、山羊、骆驼。东四旗市为林牧区,兼种粮豆。农产小麦、糜黍、高粱、玉米、荞麦、豆类、油料作物等。矿产有煤、石膏、石英、硫黄、石灰石、天然气等。准格尔、东胜煤田已开采。工业有煤炭、化工、电力、毛纺、机械、建材、造纸等厂。包神、丰准铁路,109、210国道,呼大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成吉思汗陵、准格尔召、大夏国都统万城、胜州榆林郡城、秦明长城、秦直道遗迹、大沟湾河套人文化遗址和响沙湾。纪念地有东胜烈士纪念塔、锡尼喇嘛纪念塔等。


猜你喜欢

  • 隘口

    集镇名。在安徽省宿松县西北部、二郎河东岸。隘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30。因地势险隘,形如关口,是进入陈汉山区的大门,故名。产毛竹、木材、柑橘、茶叶、黄花菜。有磷肥、竹木加工、农机修配等厂。宿两公路经此。

  • 富国盐井

    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郪县有 “富国盐井”。唐代为富国镇新井盐场。宋置富国监主盐务。

  • 杨庆琛撰《绛雪山房诗钞》二十卷刊出。

    有彭蕴章、季芝昌、刘韵珂、黄赞汤、郑祖声、桂超万、廖鸿基、苏廷玉、梁章鉅、林廷禧序。刘韵珂序:“各体具备,不名一家,大者敦笃友爱,缠绵忠爱,足以感发人之善心;次则感旧怀人,托物寄兴,芬芳悱恻之情流露于行间字里;而游宦所经登临览古,凭吊兴怀,间出于激昂慷慨,

  • 叔孙通定朝仪

    叔孙通原为秦待诏博士,后降刘邦。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随刘邦打天下的大臣,原来多是贩夫走卒,不知朝廷礼仪。他们饮酒争功,拔剑击柱,刘邦深以为患。叔孙通上奏刘邦,表示愿与儒生共同制定朝仪,得刘邦允许。遂采古礼及秦仪中较易实行者,征鲁儒生三十余人及其弟子百余人在野外先行演习月余,然后上奏高帝,刘邦命大臣仿照练习。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长乐宫建成,大臣皆前往朝见皇帝,按尊卑次序向皇帝

  • 吴藻剧作《乔影》刊行。

    刊者吴载功云:“读之觉灵均香草之思犹在人间,而得之闺阁,尤为千古绝调。”郭磨题辞云:女中有灵均,感愤写胸臆。纷纷妄男子,我欲与巾帼。”“天壤何知王谢?人间偶堕藩因。试问六朝名士,可能似此风神?铅华写尽妙明圆,色相空时恩怨捐。他日定知超欲界,不劳执手问诸天。(

  • 额尔克载青

    ?—1661清朝大臣。内喀尔喀巴约特部中人。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恩格德尔子。初任侍卫、三等甲喇章京。崇德元年(1636),父卒,嗣爵。顺治二年(1645),进二等昂拜章京。七年(1650),进三等侯。因拒附睿亲王多尔衮,不愿改入正白旗,降二等精奇尼哈番(子爵)。顺治帝嗣位后,进一等侯,列议政大臣,管銮仪卫。继升领侍卫内大臣,兼三等甲喇章京,进一等公。十年(1653),以判案徇私,降二等公。十四

  • 东市狱

    诏狱名。西汉武帝时置,属京兆尹,而以京兆尹的属官长安市令及丞主管之。东汉废。

  • 刺股悬梁

    同“悬梁刺股”。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三折:“可怜刺股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 见“悬头刺股”。清袁于令《西楼记检课》:“从今后~,专心致义献光明,雁塔争看姓字扬。”

  • 八花九裂

    主谓 八朵花,九朵裂开。比喻裂缝太多。宋普济《五灯会元》:“僧问慧顒禅师曰:‘如何是无缝塔?’师曰:‘~。’”△用于形容裂缝过多。

  • 霜露之病

    指由于风寒侵袭所引起的疾病,即伤风感冒。《史记.公孙弘传》:“君不幸罹(l)霜露之病,何恙(yng)不已?”(罹:遭受。恙:这里指忧愁。已:痊愈。) 偏正 因受凉而引起的疾病。《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君不幸罹~,何恙不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