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三天子都

三天子都

或称三天子鄣、天子鄣。始见于《山海经》海内南经、海内东经,所在地说法不一:三国魏张氏《土地记》指东阳永康县(今属浙江)南的石城山;晋郭璞注《山海经》指新安歙县(今属安徽)东的三王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指寻阳的庐山(今属江西);《大清一统志》指今江西婺源西北黟山支脉的率山。近人或以为天子都本有三,各称三天子都,即石城山、三王山、庐山。


【检索三天子都 ==>】 古籍全文检索:三天子都     全站站内检索:三天子都

猜你喜欢

  • 关前隘

    在今广西凭祥市西南三十五里卡凤村境内。《清史稿·越南传》:清光绪十一年(1885),法兵入镇南关,冯子材“乃于关内十里关前隘,跨东西两岭间,筑长墙三里余,外掘深堑,为扼守计, 自率所部驻之,而令王孝祺勒军屯其后为犄角”。法兵猛攻不克,子材等追击败之,遂克谅山。

  • 刍荛

    ①借指地位卑贱的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 “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志,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②地位微贱者的言论。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二: “钦惟我皇上临御大宝,求治若渴,不弃刍荛,多方容纳,唯恐言路阻塞。”③对自己的诗赋的谦称。唐

  • 金针

    唐 冯翊子《桂苑丛谈.史遗》:“〔采娘〕七夕夜陈香筵祈于织女。是夕梦云兴雨盖蔽空,驻车,命采娘曰:‘吾织女,祈何福?’曰:‘愿丐巧耳。’乃遗一金针,长寸余,缀于纸上,置裙带中,令三日勿语,汝当奇巧。”后因以“金针”喻秘法,诀窍。《儒林外史》四九回:“高翰林

  • 开建寨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东南。《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开宝三年(970年)伐南汉,“王师破南汉开建寨”,即此。

  • 赵橹

    【介绍】: 唐河东人。兄弟五人,登进士第,皆历台省。应进士时,著《乡籍》一篇,大夸河东人物之盛。宣宗大中中,累官司勋、户部、吏部员外郎。后官至吏部侍郎。 【赵橹作品 ==>】 

  • 不羞当面

    对于面对面的批评,不认为面子上不好看。《元曲选.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君子不羞当面,我有甚么弊病处……你就说。” 述宾 对于当面的批评,不以为面子上不好看。《元曲选无名氏〈刘弘嫁婢〉》1折:“君子~,我有甚么弊病处……你就说。”△褒义。多用于接受批评

  • 《隋书·何妥传》

    隋书原文: 何妥,字栖凤,西城人也。妥少机警,八岁游国子学,助教顾良戏之曰:“汝既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是河水之河?”应声答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是新故之故?”众咸异之。十七,以技巧事湘东王,后知其聪明,召为诵书左右。江陵陷,周武帝尤重之,授太学博士。宣帝

  • 一隅之见

    片面的见解。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清史稿.沈文奎传》:“九月,文奎复疏言:‘臣自入国后,见上封事者多矣,而无劝上勤学问者。上喜阅《三国志》,此一隅之见,偏而不全。’”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六章:“启翁!你说,

  • 通江埠

    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南通江乡。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 黑龙江望奎县: “县属通江埠,距县市四十五里,兰西一百里,在呼兰河右岸。”

  • 南丹州

    北宋开宝七年 (974) 置,为羁縻州,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月里乡东北巴峨村。大观元年 (1107) 改为观州,四年 (1110) 复为南丹州。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为南丹州溪峒安抚司。治所即今南丹县。明洪武七年 (1374) 复为南丹州,二十八年 (1395) 废,改设南丹卫。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