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礼部侍郎

礼部侍郎

官名。(1)隋代礼部头司礼部司长官,置一人,正六品上,掌礼部司事。开皇三年(583)升从五品。大业三年(607),升为礼部副长官,以佐尚书掌部事。礼部司长官改称仪曹郎。(2)隋代以后中央行政机构礼部之副长官。隋大业三年始置,一人,正四品,佐礼部尚书掌部事。唐武德七年(624)罢,贞观二年(628)复置。额一员,正四品下。龙朔二年(662)改称司礼少常伯,咸亨元年(670)复旧。光宅元年(684)改称春官侍郎,神龙元年(705)复旧。佐尚书掌天子礼仪、祭祀、宴享及学校之政,开元二十四年(736)后兼掌贡举。中唐以后,诸部尚书多为外官兼职,礼部事务多由侍郎主之。五代沿置。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始领本职,与尚书共掌礼部事,升为从三品。辽代置,为南面官,多为加官。西夏亦置,其制不详。金代置一员,正四品。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礼部与吏、户二部为左三部,共置侍郎二人。后礼部自立,设侍郎二人,正四品。明初沿元制设二人,正四品。后分置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清沿明制,置左、右侍郎,均满、汉各一人,从二品。宣统三年(1911),礼部改典礼院,其称遂废。参见“礼部左侍郎”。


【检索礼部侍郎 ==>】 古籍全文检索:礼部侍郎     全站站内检索:礼部侍郎

猜你喜欢

  • 四子王旗

    1949年以四子部落旗改名,属绥远省。驻地在王府(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查干补力格苏木)。1952年迁驻乌兰花(今四子王旗驻地乌兰花镇)。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乌兰察布市。面积2.55万平方千米。人口20.4万,有蒙古、汉、回、满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6%。

  • 途思

    即徒思。在今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北。《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 “途思”。

  • 风驰云卷

    形容迅速席卷。邹鲁《中国同盟会》:“西北则张乐行等风驰云卷,天下已非满洲所有,其督师大臣赛尚阿、和春一败涂地,事无可为。” 并列 形容快速席卷。邹鲁《中国同盟会》:“西北则张乐行等~,天下已非满洲所有,其督师大臣赛尚阿、和春一败涂地,事无可为。”△多用于情状

  • 丁元

    宋人。高宗建炎间任统领。率水师于十八里洲与金兵相遇被围,大呼士卒勉以毋得负宋,一舟二百人皆战死。

  • 三衢

    今浙江衢州市的别称。《明一统志》卷43衢州府:三衢,“《吴会须知》:以路通三越,故名”。

  • 秦逵

    【生卒】:?—1392 【介绍】: 明宁国府宣城人,字文用。洪武十八年进士。历事都察院,以才能擢工部侍郎。时尚书出缺,兴作事均由逵主持。议籍天下工匠,量地远近为班次,置籍,三年一番,免其家徭役,著为令。官至工部尚书,坐事自杀。 【秦逵作品 ==>】 

  • 襄阳地区

    旧地区名。1970年由襄阳专区改置。在今湖北省西北部。辖襄樊市及襄阳、枣阳、南漳、光化、谷城、宜城、保康、随县等县。行政公署驻襄樊市。1979年襄樊市升地级市;设随州、老河口二市。1983年撤销,辖区市、县均划归襄樊市。

  • 杜周深刻

    《史记.酷吏列传.杜周传》:“义纵为南阳守,以为爪牙,举为廷尉史。……与减宣相编,更为中丞十余岁。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谓其用法刻薄)。” 汉.杜周原是义纵手下的爪牙,后被提升为廷尉史,他办案偏于重刑,表面上宽容,实则苛刻至骨。后因用为咏酷

  • 呢玛厅

    亦作呢玛口厅。清宣统元年 (1909) 置,属吉林省。治所在呢玛河口 (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虎头镇)。因河得名。二年改名虎林厅。 清宣统元年(1909年)置,治今黑龙江省虎林市。二年改名虎林厅。

  • 超竹乡

    即今广东平远县南超竹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91平远县: 超竹乡在 “城 (今仁居镇) 南一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