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杨终建言宜仿宣帝故事,论定《五经》。

杨终建言宜仿宣帝故事,论定《五经》。

《后汉书•杨终列传》卷四十八:“终又言:‘宣帝博征群儒,论定《五经》于石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石渠故事,永为后世则。’于是诏诸儒于白虎观论考同异焉。”按,《资治通鉴》卷四十六系之于此。

猜你喜欢

  • 醉尉恼将军

    源见“灞陵呵夜”。借指失势大官受属下的欺辱。宋 苏辙《书庐山刘

  • 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司

    亦作沿边溪洞宣慰使司。元至元二十八年 (1291) 置,属四川行省。后隶湖广行省。治所在播州军民安抚司 (今贵州遵义市)。辖境相当今大半个贵州省。后废。 元置,治今贵州省遵义市。后废。

  • 𣲭水

    即今湖南祁阳县之祁水。《水经湘水注》:��水“出永昌县北罗山,……又东南径永昌县南,又东流注于湘水”。

  • 介推焚死

    源见“焚林”。指贤士爱惜名节,宁死不苟求利禄。宋 陆游《放歌行》:“介推焚死终不悔,梁鸿寄食吾何病?” 【典源】 《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初学记岁时部下》引汉蔡邕《琴操》曰:“晋文公与介子绥俱亡

  • 读音:yín今广西多银姓,系金银术可之后。(见《姓氏寻源》)汉银木。(见《正字通》)▲银镜,太原人,鸡泽知县。

  • 骨肉之情

    近亲之间的深厚感情。清.刘熙载《艺概.文概》:“介甫(王安石)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恻呜咽。”《中国地方戏曲集成.湖北卷.〈二度梅〉第三场》:“骨肉之情,也当一叙别离。”也作【骨肉之恩】。《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

  • 童槐编定其集。

    童槐各稿初未编次,至是编定《今白华堂诗文集》六十卷等。(《显考萼君府君年谱》)按:童槐(1773—1857)字晋三,一字树眉,号萼君,浙江鄞县人。嘉庆十年进士,官至通政司副使、福建按察使。撰有《今白华堂集》,同光间刊出。

  • 桓伊不凡

    《晋书》卷八十一《桓伊传》:“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詖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招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 崔敏

    字好学,襄陵(治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元末乱,父隔绝,母及兄相失,乱定,入陕寻母不得。由陕入川,抵绵竹,复还陕,始访知父坟,乃负骸归。时称崔孝子。唐贝州清河人。宪宗时补归州刺史,有治绩,改永州刺史。永州民俗尚鬼,官吏莫能治禁。敏约束部吏,毁其淫祠,戮其妖师,于是征贡用集,民乃安宁。

  • 李隐

    【介绍】: 宋盐州五原人。善画山水。真宗大中祥符末营会灵观,奉命画五岳山形于壁及绘山水于五殿屏扆,危峰叠嶂,远水疏林,均极秀美。 【李隐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