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初六日,贺长龄卒,年六十四。

初六日,贺长龄卒,年六十四。

长龄(1785—1848)字耦庚,一作耦耕,号西涯,又号耐庵,湖南善化人。嘉庆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云贵总督。尝延魏源等辑《皇朝经世文编》百二十卷。著有《耐庵诗文存》九卷等。唐鉴撰《贺君墓志铭》:“自秀才至词翰,常以文章为群党雄。”

猜你喜欢

  • 冬至日,姜夔编《歌曲》六卷成,松江钱希武刻于东岩之读书堂。

  • 思莼米

    借指思念故乡。唐郑谷《同志顾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 诗: “乡连南渡思莼米,泪滴东风避杏花。” 参见:○莼羹鲈脍 【检索思莼米 ==>】 古籍全文检索:思莼米     全站站内检索:思莼米

  • 朱燮元

    【生卒】:1566——1638 字懋和,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授大理评事。累迁四川左布政使。天启中,以讨抚永宁奢崇明及贵州安邦彦反,升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崇祯初,官至少保、少师、左柱国。身高肚大能食。镇西南久,经手军赀每年不下

  •   十三日,李良年(1635—1694)卒。

    据李良年《秋锦山房集》附朱彝尊撰《征士李君行状》。朱彭寿《清代人物大事纪年》:“康熙三十三年甲戌(公元1694年):李良年,浙江嘉兴县征士。九月十三日卒。”《清史列传•文苑传》:“李良年,字武曾,亦秀水人。诸生。生有隽才。与兄绳远、弟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

  • 王道夫

    宋广州番禺人。度宗咸淳四年进士。为连山尉,寻家居。端宗召权兵部侍郎兼广州转运判官。景炎三年,兼兵部尚书。枢密副使张世杰遣与凌震袭广州,兵败被执。宋亡不仕,以忧愤卒。

  • 一齐下喇哈番

    即“伊齐辖喇哈番”。官名,这是满语的音译,也译作“一齐虾喇哈番”和“伊齐辖喇哈番”,汉名为“郎中”。战国时秦、赵都置此官,为近侍之臣。《战国策·赵策三·建信君贵于赵》:“(魏牟)曰:王有此尺帛,何不令前郎中为冠?王曰:郎中不知为冠。”秦朝置郎中,属郎中令,汉因之。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比千石,郎中比三百石,内充侍卫,外从作战。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东汉郎中属光禄勋,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所属

  • 东明司马

    官名。东汉置,属卫尉,主皇宫东门,领员吏十三人,卫士一百八十人。官名,东汉置,属卫尉,俸比千石,掌宫掖东门,有吏员十三人,卫士一百八十人。《后汉书·百官二》:“宫掖门,每门司马一人,比千石。本注曰:南宫南屯司马,主平城门;宫门苍龙司马,主东门;玄武司马,主玄武门;北屯司马,主北门;北宫朱爵司马,主南掖门;东明司马,主东门;朔平司马,主北门,凡七门。”

  • 新郑县

    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新郑市。西汉属河南郡。《方舆纪要》 卷47新郑县: “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曰新郑,以别于京兆之郑也。” 西晋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管州,移治今新郑市南双洎河南岸。大业初属荥阳郡。唐属郑州。金属钧州。明还治今新郑市。隆庆五年

  • 宝石山

    ①即石甑山。又名巨石山。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北岸。宋 《淳祐临安志》 卷8 “巨石山” 条引《寰宇记》 云: “吴越王钱氏号 ‘寿星宝石山’。” 简称宝石山。山上有保俶塔。 ②亦名玉印山、印山。在今四川忠县东北长江北岸石宝寨。《方舆胜览》 卷61咸淳府: 石宝山 “在临江

  • 五军都督府

    官署名。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每府置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分领全国卫所,掌兵籍和军政。但军队征调权属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