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民宅
在山西省襄汾县城南4千米丁村。村内遗存明、清两代民居院落20多座,较早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四十年,较晚者为清康熙、咸丰年间,基本上是明、清时期村子的布局。分北、中、南三个建筑组群,院落多为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格局。建筑形式有厢房、正堂、过厅、门楼之分,位置不同,造型亦异。各建筑构件上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古典戏曲、历史故事等木雕和砖石雕图案,造型逼真,刻工流畅精致,是明、清民居中雕刻艺术的佳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省襄汾县城南4千米丁村。村内遗存明、清两代民居院落20多座,较早者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至四十年,较晚者为清康熙、咸丰年间,基本上是明、清时期村子的布局。分北、中、南三个建筑组群,院落多为坐北朝南的四合院格局。建筑形式有厢房、正堂、过厅、门楼之分,位置不同,造型亦异。各建筑构件上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古典戏曲、历史故事等木雕和砖石雕图案,造型逼真,刻工流畅精致,是明、清民居中雕刻艺术的佳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名。清朝土官名号之一。武职。四川省设有。正五品。管所辖之兵士,受地方武官约束。世袭,其承袭事隶兵部。详“土官”。武职土官名。清置,主管屯兵。四川省置十二人:抚边屯属攒拉别思满一人,章谷屯属攒拉宅龚一人,崇化屯属促浸河东一人;绥靖屯属促浸河西一人,懋功屯属攒拉八角碉、攒拉汉牛各一人;松潘厅属杂谷脑、上孟董、下孟董、九子寨各一人。
【生卒】:1197—1228 【介绍】: 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子。通诸国语。袭国王位。成吉思汗十九年,攻西夏,破银州。二十一年,诏以户口分给功臣为食邑,称“十投下”,孛鲁居其首。次年,决策受李全降,以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郡县闻风皆降,遂定山东。卒谥忠定。 【孛
西魏降仇池郡置,属顺政郡。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寻改为灵道县。 古县名。西魏降仇池郡置,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属顺政郡。后改名灵道县。
读音:Yīlìdié【源】 唐时部落薛延陀姓,见《旧唐书·回纥传》(17,60)。一说系炎帝参卢之后,见《路史》(60,91)。【变】 亦作〔壹利咥〕、〔一利吐〕(60)、〔乙利咥〕(11)、〔壹利吐〕(17)、〔利吐〕(62)。【人】 一利咥乙失钵,唐时野咥可汗,保燕末山(21,61)。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续通志·氏族略》 注引《唐书·回鹘传》载:
《槎轩集》高启传:“以先生尝为撰《上梁文》,王彝因浚河获佳砚为作颂,并目为党,俱系赴京。众汹惧丧魄,先生独不乱。临行在途,吟哦不绝,有‘枫桥北望草斑斑,十去行人九不还’、‘自知清澈原无愧,盍倩长江鉴此心’之句。殁于甲寅之九月也,年甫三十九。人无贵贱贤否老少
唐雍州泾阳人,字茂之。李大亮族孙。及进士第,又中英才杰出科。累转考功员外郎。武后爱其才,甚宠待之,迁凤阁舍人,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俄坐赃出为庐州刺史。张易之诛,贬衡州长史。中宗即位,授将作少监,累迁鸿胪卿、修文馆学士。雅有文才,广交宾朋,当时称为风流之士。终兵部尚书。卒年五十,赠侍中。
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 116镇沅府: 者章硬寨“在府西南。正统五年,麓川败酋思任发屯孟罗大掠,据者章硬寨,木昂督兵进克之,贼宵遁威远州”。
【介绍】: 清江苏无锡人。高攀龙后裔。雍正间与高嶐、高廷珍、高陛、许献同撰《东林书院志》。 【高作品 ==>】
李邕字泰和,广陵江都人。少知名,李峤荐为左拾遗。出为南和令,又贬富州司户。召拜左台殿中侍御史,改户部员外郎,又贬崖州舍城丞。开元初,擢户部郎中,为姚崇所构,左迁括州司马,征为陈州刺史。以赃污事发,贬钦州遵化县尉。累转括、淄、滑三州刺史。天宝初,为汲郡、北海
吴伟斌著。长春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32万字。全书分十七章,以通俗的文字、生动的情节,详细描述了元稹五受诬陷五遭贬斥的一生,塑造了为国家前途和百姓利益的直臣形象;阐述了元稹对中唐文学的重要贡献,再现了中唐诗坛的历史真实,是今天能够见到的有关元稹的第一部文学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