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杖房
村名。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西北部。四道杖房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0。以山沟排列得名。清嘉庆年间建村。产玉米、高粱、小麦、谷子。有综合加工、米面加工等厂。305国道经此。
村名。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西北部。四道杖房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0。以山沟排列得名。清嘉庆年间建村。产玉米、高粱、小麦、谷子。有综合加工、米面加工等厂。305国道经此。
威凤:凤凰有威仪,故称威凤。凤凰身上的一根羽毛。比喻某一卓越的表现,或难得的珍贵的片断。《梁书.刘遵传》:“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民结去思,野多驯雉,此亦威凤一羽,足以验其五德。” 偏正 庄严凤凰的一片羽毛。表示能展现整体的部分迹象。即略见一斑。《梁书
主谓 通达事理之人不同凡响。语出《后汉书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例]他很有威信,是个~的人。△褒义。用于人品方面。→达士通人
字子默,顾邵子。少与诸葛恪等为太子四友。历任中庶子、辅正都尉等。祖父雍卒,拜太常,代为平尚书事。与鲁王孙霸不和,被其党诬告,流放交阯,年四十二卒。著有《新言》二十篇。 【介绍】: 三国吴吴郡吴人,字子默。顾雍孙。弱冠与诸葛恪等为太子孙登四友。官中庶子,迁左
按,事载《汉书•终军传》卷六十四下,传言“元鼎中”,御史大夫张汤弹劾徐偃,徐偃不屈,诏令终军问状,终军利口善辩,令徐偃服罪。张汤次年十一月自杀,之前月余当为自己的官司焦头烂额,故终军议徐偃罪当在元鼎元年。
在今福建南靖县北。明正统五年 (1440)于此置韩婆巡司,景泰二年 (1451) 改为永丰巡司。
清末新疆库车农民起义领导者。新疆库车人,维吾尔族。同治三年(1864),因不堪监工和伯克虐待,率库车渭干河水利工地上的维吾尔族和回族民夫发动起义,杀死监工,并向库车城进攻,揭开1864年库车农民起义的序幕。
比喻诗才敏捷。明汤显祖《牡丹亭欢挠》: “金莲若肯移三寸,银烛先教刻五分。” 参见:○刻烛成篇 【检索烛刻五分 ==>】 古籍全文检索:烛刻五分 全站站内检索:烛刻五分
源见“田家荆合”。借指弟兄。明陈所闻《念奴娇序.云住阁为欧阳平林青林长林题》套曲:“身在白云层,惟愿取披云载酒,同醉田荆。”【词语田荆】 汉语词典:田荆
旧区名。1957年由徐州市设置。在今江苏省徐州市区周边。1958年撤销,并入徐州市郊区。
见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