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引经据典

引经据典

引用经书,根据典籍。《镜花缘》九二回:“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正,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官场现形记》五五回:“教习听他引经据典,说得津津有味,心上着实可笑。”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倘在文人,他总有一番辩护自己的变化的理由,引经据典。”


并列 引用经书,凭借典籍。语本《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萧育轩《乱世少年》:“他~,还举出一些历史上伟大人物来作证,我当然无可争辩了。”△褒义。常用于说明一种论证方法。→引经据古 旁征博引 引古援今↔自出机杼 自我作古 羌无故实 杞宋无征 言不谙典 信口开河 不见经传


猜你喜欢

  • 卢孝俭

    宣德州(今河北宣化)人。天眷中,中进士,为宪州军事判官,渐迁太原少尹。世宗朝,历同知广宁尹、山东东路转运使、河北西路转运使,任上甚有政绩。后因子盗用官物被抓,忧惧自缢死 【介绍】: 金宣德州人。熙宗天眷二年进士,调宪州军事判官,累官太原少尹。大定中陕西用兵,

  • 钟官丞

    官名。西汉置,属水衡都尉,为钟官令副贰,主铸钱。东汉省。官名,汉置,为钟官令之副,佐令掌铸钱。参看“钟官”条。

  • 李孜省

    【介绍】: 明江西南昌人。以布政使吏待选京师。厚结中官梁芳等,以符箓进,为宪宗所宠信。授上林苑监丞,献淫邪方术于帝。官至右通政。渐干预政事。官吏进退多出其口。孝宗即位,下狱死。 【李孜省作品 ==>】 

  • 辛珍之

    琛族子。孝武帝初,为襄城太守。东魏时,位至行平州事。卒於官。(,参见《北史》)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辛琛族子。太尉铠曹行参军,稍迁司徒录事参军、广州大中正。孝武帝永熙三年,除征东将军,行阳平郡事,州民路黑奴起事,被执。黑奴败,获免。孝静帝武定中官至广

  • 漫刺

    源见“祢衡怀刺”。指名刺。宋 欧阳修《上胥学士启》:“是宜殚重趼宿舂之劳,怀漫刺署里之字。”元 白珽《湛渊静语》卷二:“韩侂胄为相时,尝招致水心 叶適,已在坐,忽门外有以漫刺求谒者,题曰:‘水心 叶適候见。’”

  • 三途

    明代铨选,以进士为一途,举人、贡生等为一途,吏员等为一途,合称三途。京官六部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外官推官、知县及学官,由举人、贡生选。京官五府、六部首领官,通政司、太常寺、光禄寺、詹事府的属官由官荫生选。州县佐贰,都、布、按三司首领官,由监生选。外府、外卫、盐运使首领官,中外杂职(不论入流与未入流)由吏员承差等选。

  • 王在晋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明初,号岵云。万历二十年进士。授中书舍人。万历末由江西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进督河道。天启二年,以兵部侍郎署部事。同年迁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代熊廷弼。旋改南京兵部尚书。告归。崇祯元年,官至兵部尚书。坐事削籍。有《岵云集》、《三朝辽事实录》、《越镌》。

  • 家马令

    官名。西汉属太仆。主管祭祀及军国用途以外的皇帝私用马匹。有五丞、一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桐马令。东汉省。官名,汉置,属太仆。掌皇帝私用之马,兼养乳马,取乳制马酪。有五丞、一尉。武帝太初元年改称挏马,东汉省。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仆》。

  • 拓跋邻

    鲜卑拓跋部首领。亦作豫邻。东汉初,先祖拓跋推寅率部从大兴安岭北段嗄仙洞一带南迁至大泽(今呼伦池)附近。中经6位酋帅,约至东汉桓、灵帝年间(146—189),继拓跋侩为酋帅。除亲自统率的部分属众外,“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形成八族。由于驻牧地虽方千余里,但荒遐多沼泽,未足以建都邑以获得更大发展,遂谋南迁。时年迈,乃以位授子诘汾,令其率众南移至漠南阴山一带。道武帝天兴(398—404)初,追谥

  • 箝口结舌

    沉默不敢讲话。箝,同“钳”,夹住,引申为紧闭。汉代王符《潜夫论.贤难》:“此智士所以箝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括囊:束紧袋口,比喻慎密,不轻易说话。见《周易.坤卦》。共默:拱手默不作声。晋代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箝口结舌,不敢上诉所天。”【词语箝口结舌】  成语:箝口结舌汉语词典:箝口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