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蝇附骥尾

蝇附骥尾

    骥(jì季):好马;千里马。此典指苍蝇因附马尾而飞奔千里;比喻颜渊因追随孔子受赞许而名垂后世。后以此典比喻追随先辈、名人,而出名受益。伯夷、叔齐虽然有贤德,只有得到孔子赞扬,他们的名声才更加显扬;颜渊虽然好学不倦,也只有追随孔子之后,他的模范行为才更加显著。此典又作“附骥尾”、“附尾”、“蝇附骥”、“骥尾附”、“骥尾蝇”、“随骥尾”。

【出典】:

    《史记》卷61《伯夷列传》2127、2128页:“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索隐》按: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

【例句】:

    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抟羊角而高翥,浩若无津;附骥尾以上弛,邈焉难托。” 宋·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疾蝇思附尾,惊鹤畏乘轩。”

    宋·陆游《泽居》:“平日酷憎蝇附骥,暮年肯作鹤乘车?” 清·唐孙华《有感明季党事》:“声名骥尾附,假窃虎皮蒙。” 唐孙华《寿座王讲学仇先生》:“敢跃龙门鲤,忻随骥尾蝇。”清·蒋深《蝇》:“未容随骥尾,先欲乱鸡鸣。”


【典源】《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索隐按:“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东观汉记·隗嚣》:“光武与隗嚣书曰:“苍蝇之飞,不过三数步,托骥之尾,得以绝群。”《后汉书·隗嚣传》亦载,注曰:“张敞书曰:‘苍蝇之飞,不过十步; 自托骐骥之尾,乃腾千里之路。然无损于骐骥,得使苍蝇绝群也。’”

【今译】 古代的伯夷、叔齐虽然贤德,因为得到孔子的称扬才名望更高。颜渊虽然好学,由于像蝇附马尾一样从师孔子,得到孔子教诲、奖掖才声誉日增。苍蝇自己飞不远,然而附在骏马的尾巴上,就可达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追随先辈、名人而出名受益。

【典形】 附骥尾、附尾、骥尾附、骥尾蝇、随骥尾、蝇附骥。

【示例】

〔附骥尾〕 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抟羊角而高翥,浩若无津; 附骥尾以上弛,邈焉难托。”

〔附尾〕 宋·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疾蝇思附尾,惊鹤畏乘轩。”

〔骥尾附〕 清·唐孙华《有感明季党事》:“声名骥尾附,假窃虎皮蒙。”

〔骥尾蝇〕 清·唐孙华《寿座王讲学仇先生》:“敢跃龙门鲤,忻随骥尾蝇。”

〔随骥尾〕 清·蒋深《蝇》:“未容随骥尾,先欲乱鸡鸣。”

〔蝇附骥〕 宋·陆游《泽居》:“平日酷憎蝇附骥,暮年肯作鹤乘车?”


猜你喜欢

  • 长安街

    在北京市区中部。横贯东西,跨东城、西城两区。全长2751米。分东西两条长安街。东长安街东起东单北大街,西至劳动人民文化宫南门,与天安门广场相接。长1751米,南池子大街以西段宽112米,以东宽50~80米,沥青路面。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南城墙基址上辟筑成路,因在长安左门(

  • 衡阳郡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长沙郡西部置。以在衡山之阳得名。治湘南县(今湘潭县西涟水北岸)。辖境相当今湖南安化县、益阳市以南,衡阳市、县以北,湘江以西,双峰、涟源等市县以东地区。西晋永嘉以后改属湘州。南朝宋移治湘西县(今株洲县西南晚洲旱草坪)。南部辖境略有缩小。隋开

  • 丙午朔,高宗幸东都。

    见《旧唐书》高宗纪下。

  • 光禄寺黄册房

    光禄寺内部机构名。清置,有满汉署正共二人,笔帖式二人(均由堂官在各署司员中酌派),经承二人,每月将四署及银库支销钱物汇造黄册,移送典簿厅,按月奏销。

  • 秋香

    【介绍】: 明人。成化间南京旧院妓,后从良。有旧识欲相见,以扇画柳题诗拒之。祝允明为作《秋香便面诗》。 【秋香作品 ==>】 

  • 百官市

    即今浙江上虞市(百官镇)。明初置巡司于此。 即今浙江省上虞市。明初于此置巡检司。

  • 汉魏风骨

    即“建安风骨”。 【检索汉魏风骨 ==>】 古籍全文检索:汉魏风骨     全站站内检索:汉魏风骨

  • 负持

    守护。张鷟《游仙窟诗·赠崔十孃》:“只可徜徉一生意,何须负持百年身。”

  • 李天柱

    【介绍】: 清湖南善化人,字石峰。康熙三十八年举人。早岁有诗名。官东流知县,听断明决,驭吏尤严,榜其堂曰“求达民隐”。雍正间擢知信阳州,以忤上官去职。尝两主岳麓书院。 【李天柱作品 ==>】 

  • 惧波投水

    《艺文类聚》卷七一引《淮南子》:“楚人有乘船而遇大风者,波至而恐,自投于水。非不贪生,而畏死也。惑于死而反忘生也。”这个故事里的楚人,因为惧怕风波,反而投水丧生。古籍中,“惧波投水”的记述虽绝无仅有,但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却屡见不鲜。“惧波投水”用以比喻怯懦蠢苯、行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