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

    舍,古代三十里为一舍。三舍,约九十里。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敢与争。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流亡至楚,楚成王待以上宾之礼,公子重耳非常感激。楚成王问他,您如返国为君,将怎样回报我?公子重耳答道:“美女、绸缎、玉器、羽毛、皮革、象牙,您这里应有尽有,那些波及晋国的,都是这里所剩余的,我实在想不出来用什么报答您。”楚成王说:“即使如此,总也得有点报答吧?”公子重耳说:“如果托您的洪福,我能回到晋国为君,将来两国发生了战争,那我就先后退九十里。如果还得不到您的宽大,那么我只好和您较量一下了。”五年后,晋楚交兵于城濮时,晋文公即下令晋军后退九十里。楚军统帅成得臣,仍然向前进攻,终于发生了城濮之战。

【出典】: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例句】:

    明·李开先《遵岩王参政传》:“(王)仲子生有奇资灵性……年十三四,不惟尽通举子业,而且多读人书,受学于愧虚易时中,愧虚谓当退避三舍。”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10回:“贤姪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


述补 舍,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后退九十里,比喻对人退让。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重耳答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儒林外史》10回:“两公子将此书略翻了几页,称赞道:‘贤姪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矣。”※舍,不读作shě。△多用于表示不敢相争或讨厌接触。→望而却步↔长驱直入 一往无前


解释 舍:古代行军的里程单位,三十里为一舍。指后退九十里。 比喻对人让步,不与对方较量高低,或表示回避。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 三舍。”

春秋时期,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打算另立她的儿子为太子, 于是害死太子申生,逼得公子重耳出逃国外。

公元前637年,重耳逃到楚国,得到楚成王的款待。一次,楚 成王问重耳:“公子您假如返回晋国,用什么来报答我?”重耳回 答说:“假如能够借助您的福气,得以返回晋国,那么以后如果 晋、楚兴兵交战,我将后退九十里避让您。假如这样还不能获得 您的谅解,那么我再与您周旋。”楚国大将子玉请楚王杀掉他,楚 王说:“重耳志向宽广而勤俭,温文尔雅且彬彬有礼,跟从他的 人都恭敬宽厚,忠勇有力。以后振兴晋国的应该就是他了。老天 将要扶助他,谁还能够废弃他呢。违背天意一定会有大的灾难。” 于是把他护送到了秦国。重耳得到秦国帮助,五年之后返回晋国 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

后来晋楚城濮之战, 晋军果然实现诺言,后退 三舍以避让楚军。楚军将 领子玉认为正可趁晋军的 避让而进军攻击,没想到 晋军早有防备。城濮之战 最终以楚军大败而结束。

例句

她太泼辣,许多人见了她 都要退避三舍。


猜你喜欢

  • 曾维纶

    明江西乐安人,字惇吾。万历八年进士。历官至嘉兴府同知。有《来复堂集》。

  • 维那

    僧官名。汉语与梵语合称。维即纲,那即梵语羯摩陀那省称,意为寺院中管理僧务的知事僧,或意译为“悦众”者。佛教各寺院皆设,在上坐、寺主之下。北魏、北齐诸州、镇、郡、县皆置,为沙门曹主要长官之一,分管各地僧务,管理僧祗户和僧祗粟等,位在各寺上坐、寺主之上。金代

  • 读音:Tǎn【源】 系自姒姓。春秋时越王之裔有菼氏(17,62,63)。《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路史》 注云: “源于姒姓,系春秋时越王的后代。”

  • 同气

    源见“同声相应”。喻指志趣相投者。曹亚伯《武昌日知会之破案》:“〔黄冈军学界讲习会〕广结同气,故其宣传甚有力。”【词语同气】   汉语词典:同气

  • 西营镇

    即今山西襄垣县北西营镇。《清一统志·潞安府》“下良镇”条下:西营镇“在县北四十五里,与沁州武乡县接界”。(1)镇名。(1)在山西省襄垣县北端。面积57.5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西营,人口 2670。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筑城于城底村北,西营即城西之兵营。为上党重镇。1949年属襄垣五区。1954年属下良乡,1956年建西营乡,1958年属下良公社。1959年析置西营公社,19

  • 黄阁

    ①代称相府。唐张继《奉送王相公赴幽州》诗: “黄阁开帏幄,丹墀拜冕旒。”②借指宰相。唐皮日休《房杜二相国》诗: “黄阁三十年,清风一万古。” ●汉卫宏《汉旧仪》卷上: “丞相厅事门曰黄阁。不敢洞开朱门,以别于人至,故以黄涂之,谓之黄阁。” 厅事: 官府办公的地

  • 堕鸢

    同“堕水跕鸢”。元陈孚《邕州》诗:“左江南下一千里,中有交州堕鸢水。”

  • 新塘铺

    明置,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南五十六里星潭乡。

  • 阎相师

    清陕西高台人,字渭阳。雍正中由行伍迁参将,官至甘肃提督。曾参加进攻厄鲁特降人及回民领袖霍集占之战争。卒谥桓肃。

  • 好阳河

    即曹水。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水经·河水注》:曹水“出南山,北径曹阳亭西。陈涉遣周章入秦, 少府章邯斩之于此。魏氏以为好阳”。《史记·陈涉世家》 索隐引小颜云:“魏武帝谓之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