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州

巴州

地名。古称巴州驿。即今青海民和县巴州乡。为古道站口。明万历年间(1573—1620),设立驿站。曾建有城隍庙与石佛寺。西面巴州垣上有乐都地区土司李玑(皝)墓。李玑系明成化十八年(1482)进士,青海第一个最高功名获得者。南近小积石山,水草丰美,明时设有孳养官马的临川监巴川苑畜牧场。

猜你喜欢

  • 鬼头街

    村名。在江苏省如皋市东部、通扬运河畔。属丁堰镇。人口约800。此处原为坟场,后因交通便捷,商人在此开店交易,故名。产稻、小麦等。集市贸易发达。如通、掘黄公路在此交会。为解放战争中皋南战斗主战场。

  • 刘振世

    【生卒】:?——1641邓州知州。李自成陷城,不屈死。

  • 读音:Lǔ【源】 ①古时中国称太原狄曰太卤,后有卤氏(62)。又云,晋有大卤,地名,必以地为氏(60,62)。大卤之国在今山西阳曲境内(17,62)。②东汉时云南昆明夷人之姓(11,17)。【望】 昆明(17,418)。【变】 古时鲁、卤相通(62)。【人】 卤公孺,汉时山西太原人,以任侠闻名(11,15,17,21,60)。卤承,东汉时云南昆明夷(11,17)。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

  • 仇览

    东汉陈留考城(今河南民权东)人,一名香,字季智。曾任蒲亭长。在县设制科会,劝课农桑,兴办教育。对游手好闲者则予重罚,处以劳役。后入太学,为郭泰所称。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辞。复征方正,遇疾而卒。 【检索仇览 ==>】 古籍全文检索:仇览     全站站内检索:

  • 班同三司

    赐予大臣的特殊礼遇。即朝会的班次同于司徒等三公。《宋书百官上》:“汉章帝建初三年(78),始使车骑将军马防班同三司。班同三司自此始也。” 【检索班同三司 ==>】 古籍全文检索:班同三司     全站站内检索:班同三司

  • 左城

    亦称左人城。在今河北唐县西。《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北魏“五原降户鲜于修礼等帅北镇流民反于定州之左城”,即此。 又作左人城。在今河北省唐县西。《资治通鉴》: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北魏“五原降户鲜于修礼等帅北镇流民反于定州之左城”,即此。

  • 飞竹镇

    在福建省罗源县西南部。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飞竹,人口650。以驻地取名。1958年设飞竹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稻、甘薯、竹、茶叶。有石材加工、香菇保鲜、竹编、铸锅等厂。公路接104国道。

  •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明.徐

  • 残山剩水

    唐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后以“残山剩水”称零散的或明灭隐现的山水。宋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元张宪《题富春吴云槎皆山楼》诗:“残山剩水不到目,清赏有癖今成疴。”亦指残破的山河,多指亡国或丧乱后的山河。宋范成大《与胡经仲陈朋元游照山堂》诗:“晴日暖风千里目,残山剩水一人心。”明 王璲《题赵仲穆画》诗:“南朝无限伤心事,都在残山剩水中。”并

  • 系马埋轮

    《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曹操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后因用“系马埋轮”为表示当敌人进攻时坚守阵地不动的典故。《南史.虞寄传》:“孰能被坚执锐,长驱深入,系马埋轮,奋不顾命,以先士卒者乎?”并列 拴住马,将车轮埋在地下。谓在敌人进攻时坚守阵地。语本《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持也。”《南史·虞寄传》:“孰能被坚执锐,长驱深入,~,奋不顾命,以先士卒者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