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二鹊招鹳》

《二鹊招鹳》


未知
原文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鹳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似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译文

某人的花园里有一棵古树,喜鹊在上面筑巢,母鹊孵出来的小鹊都已快长成幼鸟了。一天,一只喜鹊在巢上来回地飞,不停地发出悲伤的鸣叫。很快,成群的喜鹊都渐渐闻声赶来,聚集在树上。忽然有两只喜鹊在树上对叫,好似在对话一样,然后便扬长而去。过了一会儿,一只鹳从空中飞来,发出“咯咯”的声音,两只喜鹊也跟在它后面。其他喜鹊们见了便喧叫起来,好像有什么事要说。鹳又发出“咯咯”的叫声,似乎在答应喜鹊的请求。鹳在古树上盘旋了三圈,于是俯身向鹊巢冲了下来,叼出一条赤练蛇并吞了下去。喜鹊们欢呼飞舞了起来,像在庆祝,并且向鹳致谢。原来两只喜鹊是去找鹳来救朋友的啊!

《二鹊招鹳》    

猜你喜欢

  • 中书即事

    【介绍】:裴度作。中书即中书省。此诗大概作于元和十三(818)、十四年间,此时裴度为相,为皇甫镈构陷排挤,乃有此诗,剖白自己的忠君赤心,指斥排挤自己的小人为“苍蝇”,相信“白日长悬照”终会被人理解,表现诗人忠君之情一往而深,自明之心日月可鉴的忠正胸怀。

  • 钻逾

    同“钻穴逾墙”。清唐甄《潜书.除党》:“峻墙垣,谨防御,不与以钻逾之便。”【词语钻逾】   汉语词典:钻逾

  • 开乡试科。

    《明通鉴》卷三:“是月,开乡试科取士,自应天外,凡十一行省皆举之。京畿乡试,以刘基、秦裕伯为考官,宋濂、詹同等为同考官。”

  • 后唐明宗实录

    后(後) 书名。五代后唐张昭远、李祥、程渥、吴承范、杨昭俭修撰,姚��监修。 三十卷。 记李亶(嗣源)事。已佚。 【检索后唐明宗实录 ==>】 古籍全文检索:后唐明宗实录     全站站内检索:后唐明宗实录

  • 析毫剖厘

    析、剖:分解。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分解原已极细小的事物。形容极其仔细透彻。《云笈七签》卷一○二:“穷幽极微,至纤无际,析毫剖厘,刀铗锋锐,不足言其细也。” 见“析毫剖芒”。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102:“穷幽极微,至纤无际,~,刀铗锋锐,不足言其细也。”

  • 支机石

    《太平御览》卷八引南朝宋.刘义庆《集林》:“昔有一人(一说为汉武帝令张骞乘槎寻觅河源的事)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成都市上买卜算命先生),云:‘此织女支机石也。’”“支机石”即指织女支垫织布机用的石块。旧时多把石器时代的遗物附会为神话中的“雷公斧”或“支机石”。唐.宋之问《明河篇》:“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诗人在这里全用此典。又杜甫《天池》

  • 林修明

    【生卒】:?—1911 【介绍】: 清末广东蕉岭人,字德昭。生于南洋富商之家。因受外侮刺激回国,旋留学日本,归国后任蕉岭中学及松口公学教习,从事革命活动。宣统三年春,辞职赴广州,参与筹划起义。广州起义时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力战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修

  • 冯金伯《词苑萃编》卷五引《古今词话》:高观国精于咏物,《竹屋痴语》中最佳者,有《

    皆工而入逸,婉而多风。

  • 卧闲堂巾箱本《儒林外史》刊行。

    此本小型,半页九行,行十八字。每回后有评语。首乾隆元年闲斋老人序。每回后有评语,(第四十二至四十四回、第五十三至五十五回无评语)。此本为目前可见及的最早五十六回本。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 亦息渴儿

    即亦思宽。又名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明一统志·亦力把里》:热海“周数百里。夷呼亦息渴儿”。即“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