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楚客
如晦弟。贞观中历给事中、工部尚书等职。因参预魏王泰夺嗣之谋,事发废职于家,卒于虔化令任上。(,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初京兆杜陵人。杜如晦弟。初隐于嵩山。太宗贞观四年,召拜给事中。出为蒲州刺史,有能名,徙瀛州。后为魏王府长史,迁工部尚书,摄府事,以威肃闻。知帝意薄太子承乾,乃为魏王谐媚用事臣,数言王聪睿可为嗣,人或以闻,帝隐而不言。及王贬爵,楚客废于家。寻授虔化令,卒。
如晦弟。贞观中历给事中、工部尚书等职。因参预魏王泰夺嗣之谋,事发废职于家,卒于虔化令任上。(,参见《新唐书》)
【介绍】:
唐初京兆杜陵人。杜如晦弟。初隐于嵩山。太宗贞观四年,召拜给事中。出为蒲州刺史,有能名,徙瀛州。后为魏王府长史,迁工部尚书,摄府事,以威肃闻。知帝意薄太子承乾,乃为魏王谐媚用事臣,数言王聪睿可为嗣,人或以闻,帝隐而不言。及王贬爵,楚客废于家。寻授虔化令,卒。
官署名。隋朝东宫置,有率一员、副率二员,掌以宗人侍卫; 又有长史、司马及录事、功仓兵骑诸曹参军事、法铠等曹行参军各一员、行参军六员。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太子左宗卫为太子左武侍。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复名太子左宗卫府,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名太子左司御率府。中宗神龙元年(705) 又复为太子左宗卫率府,睿宗景云二年 (711)定名为太子左司御率府。
八月,广惠一带飓风为灾,《苏轼文集》卷一有《飓风赋并引》,《宋史•苏过传》谓赋乃过作。重九之后,广南东路提刑程之才视察风灾,将至惠州,苏轼以诗迎之。之才至惠,苏轼与晤。之才旋东按,归途复经惠,苏轼与之有诗篇往来。
即今河北文安县北四十里苏桥镇。《方舆纪要》卷11文安县:苏家桥在“县东二十里,当往来孔道,靖难初,燕王自固安县渡拒马河驻师苏家桥, 即此”。即今河北省文安县北苏桥。《明通鉴》: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帅军“渡玉马河,营于苏家桥”,即此。
在广东省新丰县中南部。面积191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梅坑,人口1050。据传昔时梅坑河周围山坡长满石梅而得名。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长宁县后称梅坑约。1941年设梅乡,1956年改设梅坑乡。1958年置梅坑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建镇。属山区。主产稻、花生、木薯、
又名戒坛寺。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南马鞍山。唐武德五年(622)建,定名慧聚寺。辽代雍熙年间建戒坛。明正统十三年(1448)重修,改名万寿寺。
1279—1338 元邓州顺阳(今河南邓州西北)人,始名思温,字伯和,后易名翀,字子翚。女真族。大德十一年(1307),以荐授襄阳县儒学教谕,升汴梁路学正。由姚燧荐,预修《世皇实录》。至大四年(1311),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延祐二年(1315),为河东道廉访司经历,转陕西行台监察御
【生卒】:1666—1733清浙江仁和人,字麟洲,号东隅。康熙四十四年、五十六年,两举副贡。早年文章为毛奇龄、万斯大所赏。曾入武英殿书局任事,议叙授广东文昌知县。有《礼记类编》、《今雨轩诗话》、《滋兰堂集》等。
在今湖南临湘市北。《清一统志岳州府一》:沅潭“青山、铁炉、聂家市诸水会此,出黄盖湖”。其西有源潭镇。
官名。清朝道员之一。负责各省学校教育事宜。各省均置,系按察使佥事衔,以各部郎中进士出身者补用。惟直隶设“学督御史”。雍正四年(1726),各省督学改为提督学政。
是年得文十:《天发神谶碑跋》、《都昌元将军庙碑铭》、《兵部侍郎衔署直隶总督裘公神道碑铭》、《宁都营参将博罗里公墓志铭》、《张府君墓志铭》、《刑部江西司主事曹君墓志铭》等。据《大云山房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