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解颉利发
见“阿史德颉利发”(1241页)。
见“阿史德颉利发”(1241页)。
僇:通“戮”。形容罪大恶极,虽死还没杀够。明.沈德符《野获编.世宗废后》:“至杀无辜,污宫眷,如文臣李梦阳、内臣何文鼎辈所奏,真死有余僇。”又《野获编补遗.京职》:“而中官辈追恨之,哗言从谦实谤先帝,死有余僇。” 见“死有余辜”。僇,通“戮”,杀戮。明沈德
同“说项”。宋李清照《分得知字韵》:“谁遣好奇士,相逢说项斯。”
市政府的属局之一。国民党政府规定,若市因实际需要,得增设土地局,将财政局办理土地行政事项归该局主管,主官为局长。
官名。即“太官令”。官名。“大”读“太”。秦汉两朝的“少府”,是供应皇室的机关(官署),其中负责饮食方面的官员有大官、汤官、官、胞人(庖人)。大官掌管膳食。《后汉书·百官志三》:“太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御饮食。”其属官有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各一人。左丞负责饮食,甘丞负责餐具,汤官丞负责供酒,果丞负责供应果品。参看《后汉书·百官志三·太官令》。
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六十里。《元和志》卷33贵平县: 唱车山 “在县西南九里”。《寰宇记》卷85贵平县: 唱车庙 “以其山近盐井,闻推车唱歌之声为名。今盐井推辘轳皆唱为号令”。
汹汹:喧扰。形容局势不安定,百姓喧扰。《史记.高祖本纪》:“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三国志.魏书.曹爽传》:“天下汹汹,人怀危惧。”亦作“天下恟恟”。《旧唐书.任瓌传》:“后主残酷无道,征役不息,天下恟恟,思闻拯乱。” 见“天
为丈夫祖母及母亲治目盲,割自己右股肉燃烧十余日
西周时人。谏官。威公得史理、赵巽,任为谏官,去苛令三十九物。
清光绪六年 (1880) 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苇子沟 (今黑龙江省宾县)。二十八年 (1902)升为直隶厅。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宾县、阿城、延寿等市县地。宣统元年 (1909) 升为宾州府。清光绪六年(1880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宾县。二十八年升直隶厅。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府。
【介绍】:疑为初唐人。字文举,号潜醉,文章高古,有烂柯山诗被刻石。《全唐诗补编·续拾》收残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