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夏文化

夏文化

指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夏代(公元前二十二世纪或前二十一世纪至前十七世纪或前十六世纪)的文化遗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古籍记载的夏人活动地区豫西、晋南一带发现二里头文化,在考古学发展序列上补足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二里岗期中间的缺环。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地区的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一、二、三、四期文化即为夏文化。这时期生产水平有较大的发展,已是青铜时代。河南临汝煤山龙山文化晚期灰坑中发现炼铜坩埚残块,告城王城岗四期灰坑发现青铜容器残片,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发现石范,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青铜爵、斝、刀、锥、铃等。农业也有较大发展,表现为生产工具进步和专用酒器增多。二里头出土正面呈梯形的石刀并有两面对穿圆孔,也发现弯月形石镰和蚌镰,当为收割工具。洛阳矬李、二里头、东下冯等处都发现水井,二里头墓葬中发现专用陶酒器,如觚、爵、盉、鬶等。河南禹州瓦店也发现磨光黑陶觚、有刻划塑造的凤鸟盖红陶盉等。生产的发展导致贫富分化的加剧。煤山遗址发现弃置灰坑中的人骨,有的身首异处或肢解,为非正常埋葬。王城岗也发现埋有人架的奠基坑,少者两具、多者七具不等。二里头不仅在灰坑中发现散置人骨三十余具,在宫殿基址中庭还发现人祭坑,反映此时已进入阶级社会。二里头文化三期发现了大型夯土宫殿基址,其中一座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基址中央为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宫殿,其南有面阔八间的牌坊式大门,四周围以廊庑,正是统治阶级权力的象征。二里头出土陶器上出现了二十多种刻划符号,有学者认为是文字。此外,出土陶蛙、陶龟等艺术品,陶器上的龙纹、蛇纹、饕餮纹和裸体人纹等,表明此时文化发展也达到较高水平。也有学者认为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为夏文化,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为早商文化,还有人认为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不是夏文化,而只有二里头文化一、二、三、四期才是夏文化。

白陶鬶(二里头文化)河南巩县出土


【检索夏文化 ==>】 古籍全文检索:夏文化     全站站内检索:夏文化

猜你喜欢

  • 郭贤

    【生卒】:?—566北周赵兴阳州人,字道因。北魏末,以军功授都督。后事宇文泰,颇有谋略。以伏波将军从王思政镇弘农,行弘农郡事,除南荆州刺史。寻镇鲁阳,以拒东魏兵。又从尉迟迥伐蜀,累著战功。入周,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历勋州、安州刺史,爵乐昌县公。武帝时官至陕州刺史。

  • 奥渫

    污浊。《汉书.王褒传》:“去卑辱奥渫( ㄒㄧㄝˋ xiè 泄)而升本朝。”意思是脱离卑贱屈辱、污秽恶浊的处所,而升入朝廷。【词语奥渫】   汉语词典:奥渫

  • 李良

    【介绍】: 唐宗室后裔。袭封丹杨公。玄宗开元中,为太子中允,出为州刺史,曾守杭州。代宗大历初,为桂州刺史。二年,山獠叛,陷州,良弃城遁。 【李良作品 ==>】 

  • 桑山

    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29含山县: “桑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麻湖之源出于此。山多野桑,因名。或曰秦始皇设仓于此,亦名仓山,又讹为苍山。山势峻拔,延袤十余里,中有龙池。南宋时有双山寨,居民保聚于此。”

  • 萧孝穆

    【生卒】:?—1043 【介绍】: 辽后族。小字胡独堇。圣宗统和末累迁西北路招讨都监。开泰初,镇压阻卜诸部反抗,拜北府宰相。太平九年,渤海人大延琳以东京反辽,为都统率兵镇压,擒延琳。改东京留守。兴宗时,封吴王,拜北院枢密使。改齐王。卒谥贞。 【萧孝穆作品 ==>】 

  •   魏学洢(1596—1625)卒。

    魏学洢,字子敬,嘉善(今属浙江)人,明末诸生。《明通鉴》卷七九:“大中长子学洢,以父被逮,号恸欲随行,大中止之,乃微服间行,探刺起居。既抵都,逻卒四布,变姓名匿旅所,昼伏夜出,称贷以完父赃,未竟而大中毙。学洢恸哭几绝,扶榇归,晨夕号泣,水浆不入口,遂死。崇

  • 史鉴年表汇编

    书名。清萧承笏编。十四卷。萧氏以齐召南之《历代帝王年表》,事多阙略,且无以识其要领。因考诸史之世系,记《通鉴》之事迹,合年表而汇编之。自太昊至明。附国则附于后。是书旨在强调正统以尊王,立年表以纪事,条贯缕析,便于检索。 【检索史鉴年表汇编 ==>】 古籍全文检

  • 王仪

    【介绍】: 元徽州路婺源人,字仲履,一字仲仪,号菟庵。为诗直追古人。应举不利。后授池阳儒学教授,未几卒。 【王仪作品 ==>】 

  • 戚纶

    954—1021 北宋宋州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字仲言。戚同文次子。太平兴国进士。累迁大理评事,知永嘉县。景德元年(1004),设龙图阁待制,他和杜镐并为此职,人以为荣。久为州县官,留心吏治,屡被召对,多所建议,得真宗嘉奖。东封、西祀,受命同计度发运事。大中祥符三年(

  • 凉记

    书名。(1)十六国前燕张咨撰。八卷(一作十卷)。记前凉张轨事。已佚。清汤球有辑本一卷,收入《广雅书局丛书》。(2)十六国前凉刘庆撰。十二卷。记前凉史事。久佚。(3)即“凉州记”。 【检索凉记 ==>】 古籍全文检索:凉记     全站站内检索: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