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土村汛

白土村汛

即今广东曲江县西白土镇。清设白土汛,有把总驻此。


猜你喜欢

  • 排连

    宋军职升迁制度。节级内部依次升迁,或由长行(军士)升充承局、押官,称排连。 【检索排连 ==>】 古籍全文检索:排连     全站站内检索:排连

  • 迪化

    清代和民国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清初为准噶尔部库木诺雅特游牧处。乾隆二十年(1755),平准噶尔时内属。二十五年(1760),设同知。二十八年(1763),筑迪化城。城周5里4分,设四门:东惠孚、西丰庆、南肇阜、北憬惠。三十六年(1771),设乌鲁木齐参赞大臣、理事、通判。三十八年(1773),军事系统改参赞大臣为乌鲁木齐都统,仍隶伊犁将军;行政

  • 辛少雍

    字季仲,祥弟。幼常与祖父共食羊肝,祖父卒,终身不食肝。恪守家法,士人推重。解褐奉朝请。为高阳王雍田曹参军,处事明决,不惧权贵,不受请托。宜武帝正始时,迁给事中,卒。(,参见《北史》) 【介绍】: 北魏陇西狄道人,字季和。辛绍先孙。有孝行。高阳王雍引为田曹参军

  • 巫州

    唐贞观八年(634)置,治所在龙标县(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唐杜佑《通典州郡十三》:巫州“在巫山之阳”,故名。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洪江二市及黔阳、会同、芷江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天柱县地。天授二年(691)改为沅州

  • 砚丘

    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寰宇记》 卷10宛丘县: “砚丘,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五丈。古老传云:楚王灭陈,于此燕会军土,遂名醼丘。后人语讹为砚丘。”

  • 太史公

    ①西汉时太史令之通称。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称其父司马谈及自称皆为太史公。《史记》原名《太史公书》。②西汉时对太史令的尊称。一说当时亦作为官名,位在丞相上,其职位尊贵与三公同,故称太史公。 【检索太史公 ==>】 古籍全文检索:太史公     全站站内检索

  • 武帐冈

    在今江苏南京市内。六朝时仿洛阳旧制,于此设宣武场,故名。位于台城北。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445),衡阳王义季将往镇南兖,文帝饯之于武帐冈,即此。 【检索武帐冈 ==>】 古籍全文检索:武帐冈     全站站内检索:武帐冈

  • 李建中

    【生卒】:945—1013 【介绍】: 宋京兆人,字得中。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累官太常博士,曾表陈时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得太宗嘉赏。历知曹、解、颍、蔡四州。恬于荣利,好吟咏,每游山水,留题自称“岩夫民伯”。善修养之术,奉命参预校定《道藏》。官终判太府寺。善书札,

  • 宜緜

    【生卒】:?——1812 姓鄂济。曾名尚安。满洲正白旗人。初为兵部笔帖式。历官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大理寺卿。乾隆中,先后出任西北边疆地方,充吐鲁番领队大臣,库车、喀什噶尔办事大臣,乌鲁木齐都统。嘉庆初年,镇压陕西、四川白莲教起义,曾代惠龄总统军务,后办理军需。上

  • 张翰思莼

    同“张翰思归”。元张可久《齐天乐过红衫儿.道情》曲之二:“学范蠡归湖,张翰思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