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黄对白
形容组织和写作骈俪文字的工巧。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宋.姚勉《癸丑廷对》:“俪叶骈花,抽黄对白,竞为纤巧之制,无复浑厚之文。”
并列 讲求对仗工稳。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唐竹庄》:“笔力沉雄,直接汉魏,非~家所能道也。”△用于诗文。
形容组织和写作骈俪文字的工巧。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宋.姚勉《癸丑廷对》:“俪叶骈花,抽黄对白,竞为纤巧之制,无复浑厚之文。”
并列 讲求对仗工稳。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唐竹庄》:“笔力沉雄,直接汉魏,非~家所能道也。”△用于诗文。
战国初曹国公子。曹亡后从墨子学,为墨子弟子。仕宋三年后返,对墨子之事鬼神发出质疑:“始吾游于子之门,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祭祀鬼神。今而以夫子之教,家厚于始也;有家厚,谨祭祀鬼神。然而人徒多死,六畜不蕃,身湛于病,吾未知夫子之道之可用也。”
汪喜孙《容甫先生年谱》:“早岁溯源汉、晋,下逮唐人,于杜工部、韩昌黎用力尤邃。既乃专以气韵含蓄为宗,自以少作依傍门户,不欲存稿。刘先生台拱序先君诗云:早岁喜为诗,三十以后绝不复作,并稿亦散矣。”
【生卒】:32-92 字孟坚,班彪子。初欲完成其父班彪所撰史书,明帝时被人告发私改国史而下狱。获释后召为兰台令史、典校秘书。奉诏继续修史,历时二十余年完成《汉书》,开创断代体史书。另又撰功臣、公孙述等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及《白虎通义》等,成为一代史家。又善辞赋
按,《汉书•匡衡传》卷八十一云“(史高)荐衡于上,上以为郎中”,去岁史高辟匡衡,此年三月诏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匡衡受荐为郎中当在此时。
书名。又称《海陵庶人实录》。金郑子聃奉世宗命修撰。卷数不详。主要记天德元年(1149)十二月至正隆六年(1161)十月海陵王一朝有关史事。内容略见《金史·海陵纪》。
读音:xíng【音】 亦念行走之行(Xíng)(91)。又音衡(Héng)(15)。又音太行山之行(Háng)(16)。【源】 周时大行人(官名,《周礼》中有大行人,属秋宫,主掌朝觐聘问之事)之后,子孙以官氏,见《风俗通》(1,7,9,15,17)。【望】 平襄(17,60,418)。【布】 浙江上虞(279)、江西宁都(280)、兴国(353)、上海嘉定(351)、山东五莲(290)、新泰(35
任官制度。 明成化时 (1465—1487) 始定,即以大内特批授官,所授官称传奉官。文武僧道由此得官者达数千。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后因以“披云雾见青霄”比喻人的神情清朗,富有识鉴。清 王夫之《宋论.太祖》:“俾其耳目心思之牖,如披云雾而见青霄
又作瓜埠镇。北宋属扬子县。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南瓜埠镇。在瓜步山侧,因名。明、清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南瓜埠山下瓜埠镇。详“瓜步(1)”、“瓜埠镇”。
读音:Yùn【源】见《玉堂字汇》(62)。一说,蔚氏本作熨氏(9)。《姓氏词典》引《姓解》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