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针

金针

唐 冯翊子《桂苑丛谈.史遗》:“〔采娘〕七夕夜陈香筵祈于织女。是夕梦云兴雨盖蔽空,驻车,命采娘曰:‘吾织女,祈何福?’曰:‘愿丐巧耳。’乃遗一金针,长寸余,缀于纸上,置裙带中,令三日勿语,汝当奇巧。”后因以“金针”喻秘法,诀窍。《儒林外史》四九回:“高翰林道:‘老先生,“揣摩”二字,就是这举业的金针了。’”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针了。”


猜你喜欢

  • 始陈祭,是设斋焉。

    ”(见《黄御史集》卷五)《宋高僧传》卷一二本传:“存之行化四十余年,四方之僧争趋法席者不可胜算矣,冬夏不减一千五百。”其门人势力遍及闽浙一带,开云门、法眼二派。义存,俗姓曾。泉州南安(今属福建)人。年十二游莆田玉润寺,留为童侍。十七落发。大中中,北游吴楚、梁宋

  • 专门科

    官署名。清末各省提学使司所辖六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理本省高等学堂及各种专门学堂之教课规程,设备规则,以及关于管理员、教员、学生等一切事务。置科长一人、副长一人。

  • 抱岁

    在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乐罗镇。旧属崖州,明置巡司于此。 村名。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部。属九所镇。人口 4300。原系黎族村庄。1427年福建汉人迁此居住。产稻、甘蔗、花生。三(亚)八(所)铁路和225国道经此。

  • 正正堂堂

    本指正正的旗号,堂堂的阵容。现形容正大光明。《孙子.军事》:“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人家的话正正堂堂,料着一时驳不倒。”鲁迅《花边文学.“小童挡驾”》:“这就是‘裸体运动大写真’,虽然是正正堂堂的‘人体美与健康美的表现’,

  • 陆愈

    【生卒】:1439—1488 【介绍】: 明浙江平湖人,字抑之,号贞庵。成化十一年进士。知江都县。筑邵伯堤,教民凿沟洫,兴水利溉田。又储羡银数万以备荒。擢御史,巡按四川,卒官。 【陆愈作品 ==>】 

  • 管宁存祭礼

    《三国志.管宁传》:“宁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著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视荐馔馈,跪拜成礼。”后因以“管宁存祭礼”形容高士隐居时宁静、淡泊、守礼的生活。唐王绩《赠李徵君大寿》诗:“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

  • 两江口

    ①指今吉林松花江上游二道江之上下两江口。一在安图县西南,为大沽江注入二道江处,称为上两江口,即今两江镇;一在今吉林靖宇县东北,头道江与二道道江合流处,为下两江口,今两江口村。民国《桦甸县志》卷2:“二道江发源长白山。自奉天安图县来,由上两江口入境,西北流合富尔河、古洞河,与安图分界。又西北受五道溜河、石人沟、黄泥河子至下两江口与头道江合,而北注遂为松花江。”②即今广西临桂县西南两江镇。明置两江口巡

  • 金泽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德润。成化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为四川右参政,镇压川东野王刚起事。弘治五年,擢广东右布政使。七年,转左。八年,任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镇压起事首领满天明等。又修葺关隘城池,增设捕盗人员,以加强统治。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正德

  • 梁觐

    明山东东平人,字廷宾。梁安子。正统间中举人。入仕,授监察御史,巡按陕西及河南。言事,忤帝意,谪嘉善县丞。又屡迁至陕西副使。抚安汉中,控制要害,民人怀之。为建祠祀之。

  • 殷商史繫年異同表 干支戊辰 公元前1193年

    朝 代 支配者 今本竹書 外紀通誌 經世通考 翦伯贊 董作賓 范文瀾 陳夢家 丁 山 吳其昌 陸、林 殷 祖 甲 12          殷 太 丁  2 3       2 殷 祖 庚    3       殷 帝 乙     17      殷 武 丁       46    月曆表(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