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罗友默记

罗友默记

《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从桓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后宣武漂州与简文集,友亦预焉。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友皆名列,曾无错漏。宣武验以蜀城阙簿,皆如所言。坐者叹服。”

东晋人罗友善于默记,曾从桓温平蜀,后道及蜀中事,罗以非凡的记忆力受到称赞。后因用作称美善于记忆之典。

唐.李瀚《蒙求》:“杨修捷对,罗友默记。”


【检索罗友默记 ==>】 古籍全文检索:罗友默记     全站站内检索:罗友默记

猜你喜欢

  • 王伯大(?一1253)卒,生年不详。

    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福州长溪人。嘉定七年进士。历官起居舍人、吏部侍郎兼权中书舍人、刑部尚书。淳祐七年,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八年,拜参知政事。为监察御史陈垓论罢,出知建宁府。事迹见《宋史》卷四二○本传。伯大立朝直谅,论时政、边事,曲尽事情。《全宋诗》录

  • 洪池岭

    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乌鞘岭。《晋书苻坚载记》: 东晋太元元年 (376),苻秦梁熙等伐张天锡于姑臧。“天锡又遣将军掌据率众三万,与马建阵于洪池”。即此。

  • 花花庙

    即今陕西麟游县西北花花庙乡。清乾隆《重修凤翔府志》卷2:花花镇在“县西北一百四十里”。

  • 杜邺

    【生卒】:?—前2?【介绍】: 西汉魏郡繁阳人,字子夏。武帝时徙茂陵,从张吉学,尤长小学。哀帝即位,迁凉州刺史。元寿初,后父傅晏、帝舅丁明加爵,邺直言谏阻,不听。寻病卒。 【杜邺作品 ==>】 

  • 昌黎先生集

    一名《世彩堂昌黎先生集注》,又名《东雅堂韩昌黎集注》。宋廖莹中注。廖莹中字群玉,号药洲,邵武人。曾登科,为贾似道门客。全书正集40卷,外集10卷,遗文1卷,集传1卷。其正文悉依朱熹校本,校语悉用《考异》。注文则删取诸家,尤以五百家注为多。而校语注文,大多不记来源,殊为可惜。但校对精审,注亦简约,刻印尤为古雅精美。今存有宋咸淳廖氏世彩堂原刻本、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本,后世据以影印、排印、重印者甚夥。

  • 璠玙

    比喻赠诗。唐杨巨源《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诗: “若为酬郢曲,从此愧瑶玙。” 参见:○玙璠 【检索璠玙 ==>】 古籍全文检索:璠玙     全站站内检索:璠玙

  • 西夏志略

    书名。无撰者姓名。唐宋史籍中西夏史事的编年摘录。清瞿世瑛《清吟阁书目》、孙殿起《贩书偶记》均著录。《贩书偶记》谓系旧抄本,后有何元锡梦华馆藏书印。今存抄本六卷,前四卷实为《古今图书集成西夏部汇考》全文,后两卷《载记》为《宋史夏国传》的节录。 【检索西夏志略

  • 和鲁望风人诗三首

    【介绍】:皮日休作。陆龟蒙有《风人诗》四首,此为皮日休和诗。风人,杂体诗的一种。六朝乐府《子夜》、《读曲》等歌,语多双关借意,以本风俗之言,唐人谓之风人体。上句借引他语,下句申释本意。这三首短诗,皆含蓄委婉地表达离愁相思之苦。

  • 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先为事业而忧虑的人,后来就能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而先享受其乐的人,事后往往会有忧虑。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惟恐不能乂(y)。”(乂:治理,安定。) 也作【先忧事者后乐,先傲(o

  • 王甫

    ?—179 东汉人。灵帝初为长乐食监,受中常侍曹节等矫诏为黄门令,将兵诛杀大将军窦武等人,因迁中常侍。后与节诬奏勃海王刘悝谋反,封冠军侯。由此操纵朝政,父兄子弟皆为公卿列校、牧守令长,布满天下。光和二年(179),与养子永乐少府萌、沛相吉并为司隶校尉阳球收捕,磔尸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