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城山

阳城山

①即阳平山。在今浙江富阳市南十五里大源镇西。《清一统志·杭州府一》:阳平山“一名阳城山。后汉孙钟种瓜其上”。

②俗名车岭山。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北。《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四岳、三涂、阳城、大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也”。《汉书·地理志》 颍川郡阳城县:“阳城山,洧水所出。”《资治通鉴》:晋建武元年(317),刘粲遣刘雅生攻洛阳,赵固“奔阳城山”。即此。


(1)古山名。俗名车岭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北,为嵩山东支。洧水发源于此。山南麓地势险要,称阳城关(今石羊关),为古战场。《资治通鉴》: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十六国汉将刘雅生攻赵固于洛阳,赵固落败“奔阳城山”,即此。(2)在湖北省武穴市西南、长江北岸。属大别山。西北—东南走向。主峰玉屏山,海拔396米。隔长江与阳新县丰壁山对峙,紧束江流,向为江防要地。南麓田家镇为著名军事要塞。由石灰岩构成,多溶洞。山上多松、杉、柏。产石灰石。有双善洞、龚隆洞等名胜。


猜你喜欢

  • 夏侯祖权

    【生卒】:?—462南朝宋谯郡人。初任安北将军司马。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徐遗宝叛,诏往助讨,以功封祁阳县子。迁建武将军、兖州刺史。

  • 张飞城

    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南。《方舆纪要》卷79谷城县“延岑城”条下:“张飞城在县西南五里,有故城址,相传飞所筑。”

  • 甘肃监军司

    西夏置,为十二监军司之一。治所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市)。以辖甘、肃二州而得名。后废。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以辖甘、肃两州得名(“甘肃”之名以此为最早)。治甘州(今甘肃张掖市)。

  • 亢五租

    亦作“空五租”。清代汉人租种台湾部分高山族土地所交地租。清道光年间(1821—1850),水沙连六社高山族拥地甚广,招募汉人前来拓垦闲旷空地,田开成后,纳其所获5%,故称。

  • 眉妩

    谓女子秀眉姣美。宋姜夔《清波引》词:“冷云迷浦。倩谁唤,玉妃起舞。岁体如许。野梅弄眉妩。” 参见:○张敞画眉 【检索眉妩 ==>】 古籍全文检索:眉妩     全站站内检索:眉妩

  • 薛广德

    西汉沛郡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字长卿。以《鲁诗》教授楚国。宣帝时,为博士,参与石渠阁会议,与诸儒杂论《五经》异同。元帝初元五年(前44),以长信少府迁御史大夫。后以岁恶民多流亡,与丞相、大司马、车骑将军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免官。 【检索薛广德 ==>】 古籍全

  • 美人迟暮

    《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迟暮:比喻晚年。美人到了晚年,红颜衰老,不可挽回。因以比喻时光易逝,青春难再。元.彭元逊《解珮环》:“远道荒寒,婉婉流年,望望美人迟暮。”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主谓 迟暮,比喻晚年。美人到了晚年。比喻时光易逝,青春或盛景难再返回。语本战国楚·屈原《离骚》:“惟草木之

  • 叶坊站

    元置,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叶坊。

  • 牛牧佛寺

    即牛牧寺。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北。

  • 斯洨水

    古水名。由今河北石家庄市东流,经栾城县北、辛集市南,东流入故漳河。《汉书地理志》真定国绵曼县: “斯洨水首受太白渠, 东至入河 (按: 指漳河)。” 《水经 浊漳水注》: 斯洨水“首受大白渠,大白渠首受绵蔓水,绵蔓水上承桃水”。“绵蔓水又东径乌子堰,枝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