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奏房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改制后,门下省置,掌有关章奏之事,以本省属吏领之。
【检索章奏房 ==>】 古籍全文检索:章奏房 全站站内检索:章奏房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改制后,门下省置,掌有关章奏之事,以本省属吏领之。
①即今河北海兴县西北丁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盐山县图:东北有丁村镇。 ②即今河南项城市南二十六里丁集镇。明正德中,起义军刘六、刘七等尝出没于此。 即今河南省项城市南丁集镇。丁姓建村,且有集市,故名。明正德中,起义军刘六、刘七等出没于此。
【生卒】:?—1154 【介绍】: 宋澶州人,字恭道。南渡后极力收恤离散亲族,居信州。高宗绍兴间,以敷文阁直学士知建康。卒于铅山鹅湖。 【晁谦之作品 ==>】
谓逐渐衰微而至于消失。《汉书.董仲舒传》:“故朕垂问乎天人之应,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虚心以改。”亦作“浸微浸消”。宋.苏洵《审势》:“久而不治,则又将有大于此,而遂浸微浸消,释然而溃,以至于不可救止者乘之矣。” 并列 逐渐没落进而直至于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南麓、焉耆盆地的腹心。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面积2570.88平方千米。人口12.5万。辖3镇、5乡和2农牧场。县人民政府驻焉耆镇。焉耆一名首见于《汉书西域传》,匈奴西边日逐王置僮佧都尉,使领西域,常居焉耆、尉犁间。“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城
唐长安大明宫正殿。位于含元殿正北。殿门曰宣政门。殿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40余米。东西侧宫墙外设中书省、门下省、御史台、命妇院及史馆、弘文馆等近臣、机要官署。宣政殿为皇帝于东内举行朝中常日听政之处。凡大朝会、大册拜,亦在此殿举行。玄宗授肃宗国玺、顺宗册皇太子
怯烈亦部人。曾随从铁木真征王罕、征西域,到达薛迷则干、不花剌城(今苏联境内)等。后为平阳、太原两路达鲁花赤、兼管各地工匠。后病逝。 【介绍】: 元蒙古怯烈亦氏。成吉思汗时,从征王罕有功,命同领班朱尼河之水,管领阿儿浑军。又从攻西域。窝阔台汗时,授平阳、太原两
【生卒】:1605——1665 字刚中。江苏无锡人,后迁常熟。明补弟子员。明亡后,悲愤,少交游。更名隐,居室为伐檀。精通史学。著有《补韵略》、《六书考定》、《山居赘论》。 【顾柔谦作品 ==>】
唐.陈鸿《东城老父传》:“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之。”(《太平广记》四八五)鸡坊,即养鸡场。衮,古代帝王及上公祭宗庙所穿的礼服。此处代称帝王。宋.刘克庄《贺新郎.席上间歌有感》词:“道是华堂箫管唱,笑杀鸡坊拍衮。”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春秋时晋大夫,即胥臣,臼是他的食邑,故称臼季。官司空,又称司空季子,曾跟随晋公子重耳出奔)使(指奉命出使),过冀(春秋时小国名,后被晋所灭,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有冀亭遗址,当是其国都),见冀缺(冀芮之子,芮为惠公的党羽,曾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梁 ⑧蕭方智 建康 敬 2 2太平元年 九月朔改元 西魏 ③拓跋廓 長安 恭 3年 十二月禪于北周 北齊 ①高洋 鄴 顯祖 文宣 1 天保7年 臨漳 後梁 ①蕭詧 江陵 中宗 宣帝 1 大定2年 北周 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