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张惠言《送徐尚之序》

张惠言《送徐尚之序》


张惠言
原文
    尚之以诗、古文名天下。乾隆戊戌、己亥间,余尚少,方学制艺文,而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与尚之交最密。余以此识尚之,读其诗文。其后尚之游京师,校书四库馆,试官河南,超然往往与偕,而余迄不得相见。然见超然,未尝不言尚之也。超然言尚之居京师时,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少司寇杜公以谳鞠【2】失实得谴,事不可测。当是时,尚之以诸生旅居,贫困,衣食弗能给。出则左右营护,事卒得解释;入则供具衣物酒肉,起居纤悉无不周办。其尊甫愉然不知逮系之戚,并不知其子之贫也。“人之知尚之者,取其儒雅醇粹而已,而吾之重之以此。此其至诚,抑有才知焉。”超然言此时,眉目怒张,神色飞舞,闻者皆为慷慨。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尚之在河南,五摄知县事,皆有声,以忧去。嘉庆五年十月,起谒吏部,引见,仍试用河南。而超然适以应顺天试不得解,留京师。三人者遂复得偕晤。回顾始相识时,年各少壮,今二十载矣,超然与余须始白,而尚之发溓然,盖三人者皆将老矣。超然既困有司,不得志;尚之亦局促于一官,非其所乐。独两人诗、古文益奇,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余又以知两人者之所得有在,而非世之役役者也。
    余少学诗,不成。年三十余,始为古文,愧未闻道,而尚之独见许,亟称之。于其别也,超然曰:“子不可无言。”余曰:“然。”乃谂之曰:古之以文传者,传其道也。夫道,以之修身,以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故自汉之贾、董,以逮唐宋文人,韩、李、欧、苏、曾、王之俦,虽有淳驳,而就其所学,皆各有以施之天下。非是者,其文不至,则不足以传。今子为古之文,学古之道,立身事亲,既至矣。独位卑,任之者浅,道不得于下。古之人不能必其道之果行也,而无一日忘道之行。故十室之邑,未尝不以先王之道治之。方今天子申饬吏治,大吏方务求才,尚之之得为于时,必也往哉!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若曰古之道不可用于今,则非吾之所敢知也!
(选自《茗柯文补编》)
注:【1】制艺文,即八股文。【2】谳鞠,审讯。

译文
    尚之凭借诗和古文闻名于天下。乾隆戊戌、己亥年间,我还小,正学习八股文,我姐姐的丈夫董超然喜欢写诗,他跟尚之交往最密切。我因此认识尚之,(并)阅读尚之的诗文。此后,尚之在京师游学,在四库馆校勘书籍,试用于河南,超然常常跟他在一起,可是我始终不能见到尚之。但是,我见到超然,未尝不说到尚之。超然说,尚之在京师生活时,他的父亲被官吏拟定罪名送到官署,少司寇杜先生因为审讯与事实不符获贬谪,事情不能预料。在这个时候,尚之以诸生的身份客居他乡,生活贫困,衣服食物不能自给。他的父亲出门时(他)就在身边保护,直至事情最终得以解除;回家时提供完备的衣物酒肉,日常生活细致而详尽没有不办理周到的。他的父亲快乐地仿佛并不知道被捉拿的忧愁,也并不知道他的儿子贫困的事情。“了解尚之的人,选择了他风度温文尔雅、学问精纯不杂的优点罢了,可是我却凭这一点尊重他。这是他的极其真挚诚恳,也是有才能有智慧。”超然说到这里的时候,怒张双目,神色飞舞,听的人都为此情绪激动。我因此认为尚之贤能,又称赞两个人交往能根据道义相互选择。
尚之在河南,五次代理知县之职,都有声望,因为父亲(或者母亲)去世而离职。嘉庆五年十月,动身前往吏部,被引见后还是任用于河南。超然恰好因为接受顺天府考试不能分身,就留在京师。我们三个人就又能够同时见面。回顾当初认识的时候,各自是年轻力壮的人,到今天已二十年了,超然和我胡须开始白了,尚之也头发花白了,大概我们三个人都将要老去了。超然被官吏阻遏,不得志;尚之也被一官职限制,不是他所喜欢的。只是他们两人的诗和古文更加新奇,大概是因为他们的性情和气概,有不是劳苦忧患能够减损的吧。我又因此了解到他们二人所满足的事情,并不是世人所奔走钻营的事情。
    我小时候学习诗歌,没有成就。三十多岁,才写古文,惭愧没能领会其中的道理,可是唯独尚之称赞我,屡次称赞。在他告别的时候,超然说:“你不能不说点什么。”我说:“是的。”就告知他说:凭文章流传的古人,流传的是他们的思想。道,凭它修身,凭它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从汉代的贾谊和董仲舒,直到唐宋文人,韩愈、李翱、欧阳修、苏轼、曾巩和王安石这些人,虽然有精纯和驳杂的区别,可是就他们的学问,都各自有用来在天下推行的办法。如果不是这样,他们的文章没有达到极点,就不足以流传下来。现在您写古文,学古代的道,为人、事奉父母,已经达到极致了。唯独官位低下,能胜任它的空间狭小,道不能施于天下。古人不能使他们的道术一定得以推行,都各自有用来在天下推行的办法。因此,只有十户人家的城邑,未尝不用先王的道术治理。现在,皇帝正整肃吏治,大的官吏正专心寻找人才,尚之在这个时候能够有所作为,前往任职是一定的!用您事奉父母的诚心做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如果说古道不能用在现今,那么不是我所知道的啊! 

张惠言《送徐尚之序》    

猜你喜欢

  • 护东羌校尉

    官名。三国魏置,掌居住秦、雍、梁等州羌族事务,领兵。邓艾以安西将军领此职。西晋称东羌校尉,职掌同。 【检索护东羌校尉 ==>】 古籍全文检索:护东羌校尉     全站站内检索:护东羌校尉

  • 西半屯镇

    在河北省故城县南部。面积81.5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半屯,人口 2940。相传该村原名八里庄,因村中大街形似半壁,改名半壁屯,后分为东、西二村,该村居西,故名。1953年建乡,属山东省武城县。1958年并入武官寨公社,1964年划归河北省故城县。1966年析建西半

  • 草太玄

    《汉书.扬雄传下》:“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草,起草稿。后因以“草太玄”指淡于势利,潜心著述。南朝 宋鲍照《建除诗》:“左右佩金章,闭闱草《太玄》。”唐李白《古风》之四十六:“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

  • 威正县

    南朝梁置,属清远郡。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属清远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 摆言湖

    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西北。《清一统志阿拉善厄鲁特》: 摆言湖 “在旗界,直平番县东北边外”。

  • 遥岑寸碧

    遥岑:远处陡峭的小山崖。寸碧:指远方景物。远远望去,看见的是仅有一寸大小的苍翠小山。泛指美丽宜人的山水风光。语本唐.韩愈《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主谓 远山如寸碧。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用于景物描写。也作“寸

  • 祸近池鱼

    同“祸及池鱼”。隋 卢思道《劳生论》:“淫刑以逞,祸近池鱼,耳听恶来之谗,足践龙逢之血。” 见“殃及池鱼”。隋卢思道《劳生论》:“淫刑以逞,~。”

  • 王照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晋三。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乾隆初举鸿博,不就试。治经史,熟于两汉,诗长于寄情之作。有《论古堂集》。 【王照作品 ==>】 

  • 东上閤门使

    官名。唐中期以后置,为诸司使之一,多以宦官充任。五代沿置,无职掌。宋初属横班诸司使,乾德二年(964)定其品秩视少监(四品)。常领本局之事,掌乘舆、朝会、游幸、大宴供奉之事,并赞引亲王、宰相、百官、蕃客朝见辞谢,纠弹失仪。元丰改制,定为正六品职事官,专领閤门之事

  • 遗簪

    源见“刈蓍遗簪”。喻旧物故情。唐李峤《答李清河书》:“兄仁及遗簪,礼缛追赙,千古之下,凛然而高。”唐朱放《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诗:“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词语遗簪】   汉语词典:遗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