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史记
原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译文
    我的祖先没有剖符丹书的功劳,职掌文史星历,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类,本是皇上所戏弄并当作倡优来畜养的人,是世俗所轻视的.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的啊!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认为.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生存所依靠的东西不同啊!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脸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别人的言语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绑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被杖击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头发、颈戴枷锁而受辱,再次是毁坏肌肤、断肢截体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极点。古书说“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士人讲节操而不能不加以自勉。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兽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穽和栅栏之中时,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这是人不断地使用威力和约束而逐渐使它驯服的。所以,士子看见画地为牢而决不进入,面对削木而成的假狱吏也决不同他对答,这是由于早有主意,事先就态度鲜明。现在我的手脚交叉,被木枷锁住、绳索捆绑,皮肉暴露在外,受着棍打和鞭笞,关在牢狱之中。在这种时候,看见狱吏就叩头触地,看见牢卒就恐惧喘息。这是为什么呢?是狱吏的威风和禁约所造成的。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再谈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们常说的厚脸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况且,像西伯姬昌,是诸侯的领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尽了五刑;淮阴侯韩信,被封为王,却在陈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张敖被诬告有称帝野心,被捕入狱并定下罪名;绛侯周勃,曾诛杀诸吕,一时间权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请罪室中;魏其侯窦婴,是一员大将,也穿上了红色的囚衣,手、脚、颈项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铁圈束颈卖身绐朱家当了奴隶;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这些人的身分都到了王侯将相的地位,声名传扬到邻国,等到犯了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不能引决自裁。在社会上,古今都一样,哪里有不受辱的呢?照这样说来,勇敢或怯懦,乃是势位所造成;强或弱,也是形势所决定。确实是这样,有什么奇怪的呢?况且人不能早早地自杀以逃脱于法网之外,而到了被摧残和被杖打受刑的时候,才想到保全节操,这种愿望和现实不是相距太远了吗?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对大夫用刑,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人之常情,没有谁不贪生怕死的,都挂念父母,顾虑妻室儿女。至于那些激愤于正义公理的人当然不是这样,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况。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双亲,又没有兄弟互相爱护,独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对妻室儿女又怎样呢?况且一个勇敢的人不一定要为名节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义,又何处不勉励自己呢?我虽然怯懦软弱,想苟活在人世,但也颇能区分弃生就死的界限,哪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说奴隶婢妾尚且懂得自杀,何况象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着屈辱苟且活下来,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却不肯死的原因,是遗憾我内心的志愿有未达到的,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猜你喜欢

  • 行秀

    1166—1246 金河中府解川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僧人。俗姓蔡。十五岁投邢州(治今河北邢台)净土寺出家,受具足戒,出外参禅。师事磁州(治今河北磁县)大明寺雪岩满禅师。不久还邢州,建万松轩,因称万松老人。后住净土寺。金章宗明昌四年(1193),入宫说法。承安二年(1197),

  • 黄金台

    地名。又称金台、燕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北易水南。《大清一统志》引《上谷郡图经》:“黄金台在易水东南。燕昭王置千金台上,以延天下士。”《晋书》:段匹䃅讨石勒,屯故燕太子丹黄金台,即此。 【检索黄金台 ==>】 古籍全文检索:黄金台     全站站内检索:黄

  • 北汉少主

    ?—968 即刘继恩。五代时北汉国君。公元968年在位。孝和帝刘钧养子,本姓薛。父钊为世祖刘崇军卒,母为崇女。初为太原尹。钧卒即位,旋为供奉官侯霸所杀,在位仅六十余日。 【检索北汉少主 ==>】 古籍全文检索:北汉少主     全站站内检索:北汉少主

  • 陈瑚

    【生卒】:1614—1675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太仓人,字言夏,号确庵,又自号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明崇祯十六年举人。贯通五经,于天文、河渠、兵农等实学,无不精究。明亡后,绝意仕进,避居昆山蔚村,从学者云集。文善纪事,诗寄托深远。卒后,门人私谥安道先生。有《

  • 东干洛台汗国

    清同治三年(1864)新疆少数民族反清起事中建立的政权之一。由陕西回人妥明建立,治乌鲁木齐。十年,为阿古柏所灭。 【检索东干洛台汗国 ==>】 古籍全文检索:东干洛台汗国     全站站内检索:东干洛台汗国

  • 伊罗勒

    见“夜落纥”②(1497页)。

  • 刘畅

    【生卒】:?—103【介绍】: 东汉宗室。明帝子。永平十五年,封汝南王。建初四年,徙封梁王。自少骄贵,不遵法度。信占卜,妄信神言己当为天子,心喜。和帝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举奏畅不道,削成武、单父二县。畅惧,上疏谢,得自全。卒谥节。 【刘畅作品 ==>】 

  • 丘维屏

    【生卒】:1614或1620—1679明末清初江西宁都人,字邦士。明末诸生。工古文,又通西洋数学。入清,与魏禧等隐居翠微峰,为易堂九子之一。所著《易剿说》等书,均未完成。

  • 宝井山

    在今甘肃成县东南十里。《旧唐书穆宗记》: 长庆三年 (823),“移成州于宝井堡”。即此。

  • 九里山

    ①又名九嶷山、象山。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北五里。《魏书地形志》:彭城有九里山。《寰宇记》卷15徐州彭城县:九里山,“《元中记》云,彭城北有九里山,有穴潜通琅邪,又通王屋,俗呼为黄穴池”。《方舆纪要》卷29徐州:九嶷山“俗谓之九里山,即汉兵败项王处。明建文中,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