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羌城
北宋熙宁三年(1070)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宋史·宁宗纪》:“嘉定十三年冬十月,程信邀夏人共攻秦州,夏人不从,信遂自伏羌城引军还,诸将皆罢兵。”即此。金属秦安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伏羌县。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置,即今甘肃省甘谷县。属秦凤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伏羌县。
北宋熙宁三年(1070)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宋史·宁宗纪》:“嘉定十三年冬十月,程信邀夏人共攻秦州,夏人不从,信遂自伏羌城引军还,诸将皆罢兵。”即此。金属秦安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为伏羌县。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置,即今甘肃省甘谷县。属秦凤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伏羌县。
本名甘父,胡人,为汉人堂邑氏家奴,史称堂邑父。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张骞以郎应募出使西域大月氏,他与之同行,共百余人出陇西,经匈奴,为匈奴拘留十余年,同行多亡散。其后骞又与他自匈奴逃出,西行至大宛,经康居至大月氏及大夏,因约大月支相与共攻匈奴说无结果,东归
【生卒】:?—746前唐洛州偃师人,字揖。徐有功侄。历官监察御史、吏户二部郎中。玄宗开元二十九年,自登州刺史,授湖州刺史,未之任,改洪州刺史、江西采访使。所至清廉有威。官至陈留郡太守,卒于天宝五载前。
亦名杨桃溪。即今四川盐亭县东南洋溪河。《舆地纪胜》卷154潼川府:杨溪“在永泰县东南。源出果州”。
即“北周静帝”。 【检索宇文阐 ==>】 古籍全文检索:宇文阐 全站站内检索:宇文阐
【介绍】: 明福建晋江人,字平庵。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事。有《易经勺解》。 【林欲楫作品 ==>】
有诗《上湖南崔中丞》。《唐音癸签》卷二九:“昱姓固僻,然其《上崔中丞》诗‘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拟杀身’,求知激切之辞,与改姓事无涉也。范摅欲傅合为一,并易诗中‘移性’为‘移姓’,使昱一生作诗,下一嫌字不得,不大苦乎。”
官署名。北宋太宗淳化元年(990)置,掌复审天下大辟狱案,设详复官领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以详复之事归诸路提刑司,刑部不复详复。哲宗元祐元年(1086),刑部复置详复案。
源见“唾壶击缺”。谓抒发壮怀。唐李白《玉壶吟》:“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词语击玉壶】 汉语词典:击玉壶
学闵字孝如,号慕堂,汾阳人。乾隆六年举人,十九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宗人府府丞。著有《紫云山房文钞》一卷、《诗钞》一卷。事迹见邵晋涵《宗人府丞曹公家传》(《南江文钞》卷九)、钱大昕《宗人府丞曹公神道碑》(《潜研堂文集》卷四一)、朱珪《宗人府府丞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