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专区
1949年置。原属苏北行署区,在今江苏省中部。辖泰州市及泰县、台北、东台、海安、泰兴、靖江、如皋等县。专员公署驻泰州市。1950年撤销扬州专区,其辖县宝应、兴化、高邮、江都、六合、仪征等六县划入本区;台北、东台二县划归盐城专区;海安、如皋二县划归南通专区。1952年改属江苏省。江浦县由安徽省划入。1953年改名扬州专区,驻地迁至扬州市。
1949年置。原属苏北行署区,在今江苏省中部。辖泰州市及泰县、台北、东台、海安、泰兴、靖江、如皋等县。专员公署驻泰州市。1950年撤销扬州专区,其辖县宝应、兴化、高邮、江都、六合、仪征等六县划入本区;台北、东台二县划归盐城专区;海安、如皋二县划归南通专区。1952年改属江苏省。江浦县由安徽省划入。1953年改名扬州专区,驻地迁至扬州市。
1826—1876 清云南弥渡人。彝族。贫苦农民出身。咸丰三年(1853),与王泰阶投太平军石达开部,因作战负伤掉队,伤愈后辗转进入云南哀牢山区。六年,李文学发动反清起义,授为上将军。七年,率军攻克南涧、蒙舍等地。十一年,委以军权谋救大理杜文秀起义军。同治十三年(1874)李
①三国魏黄初五年(224)开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隅。《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五年(224),“是岁,穿天渊池”。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1:“华林园中有大海,即魏天渊池。池中犹有文帝九华台,高祖于台上造清凉殿。世宗在海内作蓬莱山,山上有仙人馆,上有钓台殿,并作虹蜺阁。”②又名天泉池。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古台城内。《宋书·少帝纪》:景平二年(424),帝“夕游天渊池,即龙舟
见“回离保”(781页)。
同“三人成虎”。清 秋瑾《致琴文书》:“况三言讹虎,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 见“三人成虎”。清秋瑾《致琴文书》:“况~,众口铄金;因积毁销骨,致他方糊口。”
在今河北定州市北。《水经滱水注》:“卢奴城内西北隅, 有水渊而不流,南北百步,东西百余步, 水色正黑, 俗名黑水池。或云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池水东北合滱水。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南丹州置,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大德元年 (1297) 并入庆远路。元至正末升南丹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大德元年(1297年)并入庆远路。
即“郑桓公”。 【检索司徒郑伯 ==>】 古籍全文检索:司徒郑伯 全站站内检索:司徒郑伯
即今陕西西安市西二里铁塔寺。宋敏求《长安志》卷10:“本章怀太子宅,咸亨四年舍宅立为寺。大中六年改兴元寺。”内有多宝塔,故又名铁塔寺。
《晋书.孙绰传》:“尝鄙山涛,谓人曰:‘山涛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 此是孙绰批评山涛的话,意思是指责他为官而贪隐士高名,为隐而慕为官之利禄,结果是非吏非隐,两不像。所谓“吏隐”,旧时一些清高的士大夫,常不满世俗的溷浊又以官小而自称“吏隐”,意为
【介绍】: 明山西平定人,字廷瑞。成化十一年尝任徐州知府。性耿介,以廉慎自持。不阿上,不虐下,俭约临民,深得民心。升襄阳知府。 【和鸾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