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金史·雷渊传》

《金史·雷渊传》


金史
原文
    雷渊,字希颜,应州浑源人。父思,名进士,仕至同知北京转运使,注《易》行于世。渊 庶出,年最幼,诸兄不齿。父殁,不能安于家,乃发愤入太学。衣弊履穿,坐榻无席,自以跣露,恒 兀坐读书,不迎送宾客,人皆以为倨。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 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后改东平,河朔重兵所在,骄将悍卒倚外敌为重,自行台以 下皆摩抚之。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不数月,闾巷间多画渊像,虽大将不敢以新进书生遇之。寻 迁东阿令,转徐州观察判官,拜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出巡郡邑所至有威誉,奸豪不法者立箠杀 之。至蔡州,杖杀五百人,时号曰“雷半千”。坐此为人所讼,罢去。  倒回谷之役,渊尝上书破朝臣孤注之论,引援深切,灼然易见。主兵者沮之,策竟不行。为人躯 干雄伟,颜渥丹,眼如望洋,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惩创,然亦不能 变也。为文章诗喜新奇。初登第摄遂平县事,年少气税,击豪右,发奸伏,一邑大震,称为神明。尝 擅笞州魁吏,州檄召之不应,罢去。后凡居一职辄震耀,亦坐此不达。节选自《金史 雷渊传》) 

译文
    雷渊,字希颜,应州浑源人,父亲雷思,是著名的进士,官至同知北京转运使,注释《易经》流 传于世。雷渊是偏房所生,年龄最小,兄长们都看不起他。父亲死后,无法在家中安居,于是发愤进入太学 学习。穿破烂的衣服和鞋子,坐榻上没有席子,因为自己光着脚,经常独自一人端坐读书,无法迎送宾客, 别人都以为他傲慢无礼。他的朋友商衡常常为他辩护,并且周济、体恤他。后来跟李之纯交往,于是知名于 世。至宁元年,考中词赋进士甲科,担任泾州录事,因高庭玉一案获罪,几乎丧命。后来改任东平,黄河以 北地区为重兵所在,骄将悍卒凭借外敌自重,从行台以下官员,都尽量抚慰他们。雷渊出入军中,则巍然不 为他们所屈服。没有几个月,里巷之间的平民,大多悬挂他的画像,即使统兵大将也不敢以新进书生的态度 对待他。不久升东阿县令,转任徐州观察判官,升任监察御史,检举官吏过失,不回避权贵要人,外出巡察 郡邑,所到之处都受到称誉。对于奸豪不法之辈,立刻将其杖杀。到蔡州,杖杀五百人,当时号称“雷半千”, 由此被人起诉,罢官离职。  倒回谷之战,雷渊曾经上书反对朝臣所谓孤注一掷的不当言论,援引依据,深刻切实,明白易见。掌管军事的大臣加以阻止,计策最终不得施行。雷渊躯干高大,脸色红润,眼光深邃。遇不平事,就会把痛恨厌 恶之情外露于脸上,有时咬牙切齿大骂不休,虽然自己感到痛切,进行自我惩戒,但也不能有所改变。创作 文章、诗歌喜欢新奇。最初登第,代理遂平县事,年少气盛,打击豪强大族,揭发隐藏奸人恶事,整个城邑 大为震动,称他为神明。曾经擅自笞杖州吏头目,州里用公文召见他而不加理睬,被罢官。以后凡任一职都 威震荣耀,也正因此而不得升迁。 

《金史·雷渊传》《哀志士辞》    

猜你喜欢

  • 清宗室十二等封爵

    清廷沿封努尔哈赤之父显祖塔克世诸子孙的十二等爵位。顺治六年(1649)定:亲王一子封亲王,余子封郡王;郡王一子封郡王,余子封贝勒。自此,始定袭封、降封初例。八年(1651),曾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之子富尔敦,初封为※世子。十年(1653),明文规定:亲王一子封世子,嗣亲王;郡王一子封※长子,嗣郡王。时将世子、长子两爵,正式列入前定十爵之中,增列为十二爵,即:一、和硕亲王,二、世子,三、多罗郡王,四

  • 中复堂全集

    书名。清姚莹撰。九十卷。其中《东溟文集》六卷、外集四卷,《东溟文后集》十四卷、文外集二卷,《后湘诗集》九卷、二集五卷,《后湘续集》七卷,《东溟奏稿》四卷,《识小录》八卷,《东槎纪略》五卷,《寸阴丛录》四卷,《康輶纪行》十六卷,《姚氏先德传》六卷。姚氏在鸦

  • 重庆关

    海关名。清光绪十七年(1891)开设,归四川川东道管理。聘二名外国人分别为税务司、副税务司。 【检索重庆关 ==>】 古籍全文检索:重庆关     全站站内检索:重庆关

  • 折长补短

    取有余以补不足。《韩非子.初见秦》:“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宋 苏轼《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今者差役,岁费钱几何,及几年一次差役,皆可以折长补短,约见其数。” 见“绝长补短”。《韩非子初见秦》:“今秦地,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

  • 百工监丞

    官名。隋朝行台省百工监属官,置四员。唐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百工监次官,置四员,正九品下; 将作监百工监属官,置一员,正八品上。

  • 杜挚或卒于此年(?—238?)。

    按,《魏志•刘韵传》卷二十一裴注引《文章叙录》云“挚竟不得迁,卒于秘书”,确年难考,姑系于转校书两年后。

  • 葱岭守捉

    唐开元中于喝盘陀置,为安西都护府边戍。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唐开元年间置于喝盘陀,为安西都护府边戍。

  • 胡椒八百石

    石即古代之斛(h胡),为量器,故此典亦称“胡椒八百斛”,“藏椒八百斛”。比喻官吏贪脏枉法,聚敛钱财。典出唐人元载的事迹。元载(?-777年)字公辅,凤翔岐山(今属陕西)人。唐玄宗时,科举及第,授邠州新平尉。肃宗时,历任户部侍郎、度支使和诸道转运使,长期掌管国家财政,

  • 冯惟敏(1511一1590)生。

    字汝行,别字海浮,称海浮山人,嘉靖中举人,谒选涞水知县,改镇江儒学教授,迁保定通判。有《海浮山堂词稿》。《海浮山堂词稿》卷一【双调•新水令】《庚午春试笔》序:“余生于正德辛未,今六十年矣。”又【双调•新水令】《又仰高亭自寿》末注:“丙寅之秋,自寿于亭中。”

  • 二屯镇

    在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境北部。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二屯村,人口840。1958年属曹村公社。1961年建二屯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有造纸、建材、塑料等厂。104国道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