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妒异
犹党同伐异。唐 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
见“党同伐异”。
【词语党同妒异】 成语:党同妒异汉语词典:党同妒异
犹党同伐异。唐 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
见“党同伐异”。
官名。清末农工商部副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左、右各一人,正二品,特简。掌赞尚书整理部务,并监督本部厅司各官。尚书有事故时,代行其职权。宣统三年(1911)改为副大臣,右侍郎省。
鱼失去了水,难以生存。《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砀:被冲荡而出。能吞舟的大鱼,如果由于冲荡而失去了水,那末蚂蚁也可去欺侮它了。比喻很有权势的人,一旦失去靠山,就处于十分困难的处境。【词语失水】 汉语词典:失水
丙寅(二十五日),授都官郎中,出知广州。将行,对于便殿,面赐金紫。上以藩邸旧僚,不欲使之远出,因留不行。寻令判三司勾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
借指地方官。鲁迅《集外集拾遗又是 “占已有之” 》: “衣萍先生……但我知道他如果去做官,一定是一个很宽大的 ‘民之父母’ ,只是想学心理学是不很相宜的。 ” ●《诗小雅南山有台》诗: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巳。” 诗写快乐贤能的君子,有如人民的父
读音:Sī《姓氏词典》 引 《宋史》 收载,其注称: “宋有厮铎督、斯敦琶。”未详其源。
①即七山。在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 ②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夏履乡西北。《清一统志绍兴府》: 栖山 “在山阴县西南九十里。越王句践于此栖兵。一名越王峥”。
一作峡岗水。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南。《舆地纪胜》卷97新州:峡岗水“在州西南。源出锦山,流入东口津合卢江水,北流出肇庆府大江”。《清一统志肇庆府》:峡冈水“在新兴县西。……《县志》:源出锦山大岭脊下,西流至县西南七十四里河头,与天塘水合,折而北流十里;与兰坑水合
同“秦王鞭石”。清 黄鷟来《泗上浮桥新成》诗:“汉使楼船虚涉险,秦人鞭石有何功?”
明属福州府闽县。在今福建长乐市西南玉田镇。
同“乘龙佳婿”。峻青《海啸》三章:“实际上,谁也不知道他申家大院里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威风凛凛的乘龙快婿。” 偏正 《艺文类聚》卷40引晋张与《楚国先贤传》:“孙俊,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后以“乘龙快婿”为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