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哭阴山

哭阴山

    汉元帝对匈奴采用和亲政策,把后宫美女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单于很高兴,上书说:“我保证东起上谷(今河北怀来),西止敦煌(今属甘肃),这漫长的边境地区的长久安定。请撤回汉朝守边的将士,让天下人享有永久的太平。”郎中侯应熟悉边塞情况,他认为撤兵之议不可实行。因阴山地区是战略要地,不可轻易放弃。当年汉武帝出兵夺取了这重要地带,屯兵驻守,加强边防,才使北方边疆得以安全。而此地也是匈奴极其重视的苑囿,在他们失掉阴山地区后,路过此地时没有不伤心痛哭的。“哭阴山”原指匈奴失去了战略要地阴山地区而万分悲痛,后用作咏边塞战争及御敌获胜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3803页:“竟宁元年(前33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汉宣帝年号,前49年)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曰:‘周秦以来,匈奴暴桀,寇侵边境,汉兴,尤被其害。……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如罢备塞戍卒,示夷狄之大利,不可一也。’”

【例句】:

    唐·李益《拂云堆》:“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唐·武元衡《单于罢战却归题善阳馆》:“曾是五年莲府客,每闻胡虏哭阴山。”


【检索哭阴山 ==>】 古籍全文检索:哭阴山     全站站内检索:哭阴山

猜你喜欢

  • 福无双至

    幸运的事不会连续到来。汉代刘向《说苑.权谋》:“韩昭侯造作高门。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门。’曰:‘何也?’曰:‘不时。吾所谓不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

  • 海陵山

    在今广东阳江市南海陵岛。《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 海陵山在 “县西南七十里大海中。周三百里,列为数峰,高三百余丈。旧名罗洲,又名罗岛。其中峰名草黄山,其东为平章山。……明洪武四年,官兵追败海寇钟福全于海陵山,即此”。

  • 杨厚

    【生卒】:72-153 字仲桓,广汉新都(今属四川)人。少传父业,善图谶学、天文推步之术。顺帝时特征至京,官拜议郎,迁侍中,史称每言灾异多中,并有消救之法。后退职归家,修习黄老之学,教授门生三千余人。死后乡民谥曰文父。 【生卒】:约71—约152【介绍】: 东汉广汉新都

  • 居士庞蕴由衡阳北游襄阳,约卒于此年或稍后。

    庞蕴(生卒不详),字道玄,衡州人。家世业儒,少笃信佛教,贞元初,谒石头希迁、丹霞天然,后至江西,谒马祖道一,为其世俗弟子,世称庞居士。元和初,行至襄阳,受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顿礼遇。《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庞蕴诗偈》三卷,今不存。传世有《庞居士语录》三卷,存诗偈

  • 攀今揽古

    犹“谈今说古”。攀:攀谈。揽:扯说。元.关汉卿《单刀会》四折:“你这般攀今揽古,分甚枝叶?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亦作“攀今览古”。览:同“揽”。元.周文质《斗鹌鹑.咏小卿》套曲:“释卷挑灯,攀今览古。” 见“攀今吊古”。元关汉卿《单刀会》4折:

  • 吴爾多蘇

    读音:Wú’ěrduōsū【综】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弼里克之妻为吴尔多苏氏(260)。

  • 璧城镇

    在重庆市璧山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4.6平方千米。人口13.4万。镇人民政府驻金剑路,人口10.6万。唐至德二载(757年)置县始,历为县治所。清名璧城场,1930年改名城中镇。1950年废镇建置第一区。1953年置城关镇,1981年因重名更现名。产稻、小麦、玉米。有皮革、建材、

  •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妙曲弹完,伊人不见,只有一江如带,数峰似染。 两句给人以一种扑朔迷离的怅惘,被称为神来之笔。语出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見十三年相邦義戈(集成11394),戰國中期人,名耆,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前後,是咸陽冶鑄作坊的工大人(年長的冶鑄工)。

  • 南丹州溪峒安抚司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南丹州置,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大德元年 (1297) 并入庆远路。 元至正末升南丹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大德元年(1297年)并入庆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