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Ā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运城、朔州等地有分布,武清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此姓不是“廠”字的简化,故不读chǎng;又,今廠既简化为 “厂”,音chǎng,故今“厂字有nā,chǎng两音,且各自为姓。今之厂 (chǎng)姓,可能为 “厂” (ān)姓之误读。

猜你喜欢

  • 防郡队主

    郡军府侍卫队长名。南齐置,《南齐书·周山图传》记周山图为义兴人,“有气干,为吴郡、晋陵防郡队主。”

  • 七宝枕

    《佩文韵府》卷五十六“枕”“七宝枕”下引《墨庄冗录》:“郭翰乘月卧庭中,空中一少女冉冉下,曰:‘吾天上织女也。帝命游人间,愿乞神契(神合,相结为好)。’乃升堂共枕,至晓辞去。后夜复来,至七夕忽不来,数夜方至,曰:‘帝命有期,便当永诀。’以七宝枕留赠而去。”这是一个人神结合的神话故事:书生郭翰月夜在院中独卧,忽然有一少女从天而降,自称是天上织女星,遂与翰结为夫妇之好。后离去,临行赠给郭翰“七宝枕”一

  • 南平僚

    僚人的一支。唐宋时南平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又称板楯七姓蛮、※渝州蛮。相传为※賨民(或板楯蛮)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巴县东南,南川一带。有部众4千余户。南朝陈祯明年间(587—589),渠帅宁猛力为宁越太守。陈亡,不入朝。猛力卒,子宁长真袭刺史。宁氏世为南平渠帅。隋初,宁长真出兵助隋炀帝攻林邑,又率部众数千从隋征辽东。炀帝召为鸿胪卿,授安抚大使。隋乱,以其地附萧铣。唐武德(618—626)初

  • 郑板桥

    即“郑燮”。 【检索郑板桥 ==>】 古籍全文检索:郑板桥     全站站内检索:郑板桥

  • 二虎追羊箭

    明代单发火箭。箭杆长五尺,前为叉形镞。杆缚行火药二筒,向翎,燃火药一筒,向簇,共三筒。径七分,长四寸五分,可发五百步。行火药二筒烧毕,延至燃火药,筒火继出,能焚烧棚寨、敌船及房舍。 【检索二虎追羊箭 ==>】 古籍全文检索:二虎追羊箭     全站站内检索:二

  • 葛从周

    字通美,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唐末参加黄巢起义军,官至军校。义军失败后,他投降朱温,曾力战救温一命,因被提升大将。常从征伐,是朱温手下重要将领之一。历官怀州刺史、兖州节度使、潞州节度使等职,后梁末帝时加封陈留郡王。(,参见《新五代史》)【生卒】:?—915五代时鄄城人,字通美。少从黄巢,后降朱温。从温攻蔡州,温堕马,为从周所救,因用为大将。败朱瑄、朱瑾,表为兖州留后。刘仁恭攻魏,从周随温救魏,败

  • 释道安入居华林园。

    《高僧传》卷五《释道安传》:“时石虎死,彭城王石遵墓袭嗣立,遣中使竺昌蒲请安入华林园,广修房舍。”释道安入居华林园,在本年十一月丙辰石鉴弑石遵而自立以后。又本传记载:“后避难,潜于濩泽。太阳竺法济、并州支昙《讲阴持入经》。安后从之受业。顷之与同学竺法汰俱憩

  • 两分青镜

    源见“破镜重圆”。比喻夫妇分离。宋 程垓《洞庭春色》词:“叹半妆红豆,相思有分,两分青镜,重合难期。” 【检索两分青镜 ==>】 古籍全文检索:两分青镜     全站站内检索:两分青镜

  • 阳惠元

    【生卒】:?—784【介绍】:唐平州人。以材力从军,初隶平卢节度李正臣。后与田神功等相继泛海至青齐间,忠勇多权略,称为名将。又以兵隶神策,充神策京西兵马使,镇奉天。田悦叛,德宗诏惠元领禁兵三千。与诸将讨伐,战御河,夺三桥,皆惠元之功。寻加检校工部尚书,攝贝州刺史,令以兵属李怀光。建中四年冬,自河朔与李怀光同解奉天之围。次年二月,怀光叛,惠元脱身奔奉天。怀光遣将冉宗追及于好畴,惠元力战死,二子投井,

  • 流霞

    汉 王充《论衡.道虚》:“曼都(项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见月上下幽冥,幽冥不知东西。居月之劳,其寒凄怆,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不知去几何年月,不知以何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