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  丁澎(1622—1685)卒。

  丁澎(1622—1685)卒。

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上括注丁澎生卒为“1622—1685”。字飞涛,号药园,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著有《扶荔堂诗集选》十二卷、《扶荔词》三卷、《词变》一卷,另有《药园闲话》与杂剧《演骚》《清史稿•艺文志》著录其《扶荔词别录》一卷。《清史列传•文苑传》:“丁澎,字飞涛,亦仁和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调礼部。十四年,充河南乡试副考官,洊升郎中。以事谪塞上,居五年乃归。澎少有俊才,未达时即名播江左。与仲弟景鸿、季弟潆皆以诗名,时称‘三丁’。有《白燕楼诗》流传吴下,士女多采摭以书衫袖。初官刑部,无事日作诗,与宋琬、施闰章辈称‘燕台七子’。既,调礼部,兼司主客。贡使至,译问主客为谁,廉知为澎,持紫貂、银鼠、美玉、象犀,从吏人易其诗归国,京师缙绅荣之。澎天性愉爽,不耐披剔,染翰伸纸,宛尔妍好。其诗盖以自然胜也。及谪,渡辽海,崎岖三千里,至靖安,卜筑东冈,躬自饭牛,与牧竖同卧起。一日,爨无烟,取芦粟、小米和雪啮之。日脯,忽闻扣门声,童子喜从隙窥之,虎方以尾击户,澎吟诵自若。所作诗,语多忠爱,无怨诽意。著有《扶荔堂集》《信美堂诗选》。”《清史稿•文苑传》:“丁澎,字飞涛,仁和人。有俊才。嗜饮,一石不乱。弟景鸿、潆并能文,时有‘三丁’之目。澎,顺治十二年进士,官礼部郎中。尝典河南乡试,得一卷奇之。同考请置之乙,澎曰:‘此名士也!’榜发,乃卢阳李天馥,出语人曰:‘吾以世目衡文,几失此士。’坐事谪居塞上五载,躬自饭牛,吟啸自若。所作诗多忠爱,无怨诽之思。有《扶荔堂集》。先是陈子龙为登楼社,(陆)圻、澎及同里柴绍炳、毛先舒、孙治、张丹、吴百朋、沈谦、虞黄昊等并起,世号‘西泠十子’。”毛先舒《西泠十子诗评》:“丁飞涛澎如黻帐初寒,银筝未阙,月光通曙,与灯竞辉。”徐釚《本事诗后集》:“药园祠部盛名膴仕垂二十年,中遭迁谪,颓然自放。己酉南还,与仆相遇于任城酒楼,典裘痛饮,尝著杂剧以自况,故仆有‘东冈遗恨题华表,南部新词托管弦’之句。”陶元藻《全浙诗话》引张安茂《扶荔堂集序》:“我友丁子飞涛,弁冕乎西泠者也。其诗温丽而含清,雄杰而尽伦,故述怀之思渊以平,赠别之思慨以慷,关塞之思劳以壮,征人思妇之思忧以口。”沈德潜《国朝诗别裁集》卷四选丁澎诗十七首,小传云:“丁澎,字飞涛,浙江仁和人,顺治乙未进士,官礼部郎中,有《扶荔堂诗》。严灏亭云:‘祠部少有《白燕楼诗》,流传吴下,士女争相采摭以书衫袖。婺州吴之器有句云:恨无十五双鬟女,教唱君家白燕楼。为时倾倒如此。’”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七著录丁澎《扶荔堂诗集选》十二卷:“丁澎,字飞涛,仁和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调礼部。十四年主河南乡试。以罪废,卒年无考。著《扶荔堂诗集选》十二卷,诗学晚唐,独无拟古乐府,不尽依云间矩矱。七律至四卷之多,最工此体,西泠风气如此也。五古《录别》八首、七律《东郊》十首,皆言迁谪事,怨而不怒,颇有蕴藉之致。七古《风霾行》《哀潼关》《赠王鹤山给谏》三首,有关史事;惟言周遇吉从孙传庭死潼关,大误。西泠十子中惟澎成进士,顺治十七年庚子谪辽东靖安,五载始放归。据《实录》顺治十五年七月,河南主考黄沁、丁澎违例更改举人原文作程文,且于中式举人朱卷内,用墨笔添改字句,刑部议沁、澎照新例籍没家产,流徙尚阳堡。然则澎当以康熙四年放归。《录别》诗有‘筋力日以衰,老至睠乡里’句,当已五六十矣。尚有老亲,归后甚贫,游食四方,亦足哀也。诗分《京集》《居东集》《游集》《杂集》,首署李天馥、许三礼编辑,分署辑者若干人,皆河南乡试门生。或即刻于豫中。”选录其诗《听石城寇白弦索歌》一首。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下卷•丁澎扶荔词》:“沈雄曰:药园祠部于拂意时,不作侘傺怅语,偏工旖旎愁肠。故《扶荔词》曲尽纤艳之思。其友亦有以词柬之者:‘劝君莫负赏花时,幸归矣,长嘘复奚为。黄须笑捋凭红肌,论英雄如此足矣。’其中《行香子》《两同心》诸作,犹有旧悲馀绪。”

猜你喜欢

  • 钟士雄母蒋氏

    临贺(郡治今广西贺县南)人。子为岭南酋帅,蒋氏入质建康。陈亡,晋王广释蒋氏还岭南,蒋氏说子附隋。封县君。(,参见《北史》)

  • 宋诩

    【介绍】: 名或作翊。宋兴化军莆田人。宋煜孙。以祖荫入官。累迁通判汀州。史弥远当国,罢归。理宗端平初,起通判广州,擢知循州,御盗措置有方,民得安乐。 【宋诩作品 ==>】 

  • 张端义《贵耳集》初集撰成。

    自序云:“余从江湖游,接诸老余绪,半生钻研,仅得《短长录》一帙。秀岩李心传先生见之,则曰:‘余有《朝野杂录》,至戊巳矣,借此以助参订之阙。’余端平上书得罪落南,无一书相随,思得此录增补近事,贻书索诸妇,报云:‘子录非《资治通鉴》,奚益于迁臣逐客!火之久矣。

  • 金张许史

    西汉权臣金日碑、张安世,贵戚许伯、史高的合称。《汉书盖宽饶传》载:汉宣帝时,司隶校尉盖宽饶为人刚毅正直,刺举弹劾无所回避,敢于上疏谏争,而受人诋毁而遭贬黜。谏大夫郑昌上疏为盖宽饶说好话,其中有这样的内容:“司隶校尉盖宽饶食不求饱,居不求安,忧国忧民,忠直

  • 官车处

    官署名。清代工部虞衡司所属之机构。顺治元年(1644)置,设满、汉监督各一人,由本部堂官于司员内派委,每年一更代。掌理车马,以备运送各项物品工料之用。 【检索官车处 ==>】 古籍全文检索:官车处     全站站内检索:官车处

  • 大河桥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川河上。《方舆纪要》卷116景东府:大河桥“在府东二里,跨大河上。上覆瓦屋四十九楹”。

  • 太学行礼,汉献帝至永福城门,临观其仪,赐博士以下各有差。

    (《后汉书•孝献帝基》卷九)

  • 高登

    【生卒】:?—1148 【介绍】: 宋漳州漳浦人,字彦先,号东溪。徽宗宣和间太学生。金兵南下时,与陈东等上书乞斩蔡京等六贼。廷臣复建和议,夺种师道、李纲兵权,登与东再次诣阙上书,力言和议之非。高宗绍兴二年登进士第,廷对极言时政,授富川主簿。召赴都堂审察,又上疏万

  • 思广汉

    谓追思贤良廉明的官员。宋苏轼《送钱穆父出守越州绝句》之一: “簿书常苦百忧集,樽酒今应一笑开。京兆从教思广汉,会稽聊喜得方回。” ●《汉书赵广汉传》: 萧望之劾奏,下广汉廷尉狱。“吏民守阙号泣者数万人,或言 ‘臣生无益县官,愿代赵京兆死,使得牧养小民。’ 广汉

  • 韦彪

    ?—89 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字孟达。建武末,举孝廉,除郎中。明帝永平六年(63),召拜谒者,三迁魏郡太守。章帝时,历任左中郎将、长乐卫尉、奉车都尉、大鸿胪,备受恩宠。建议追录高祖、宣帝功臣;又选士宜以才行为先,不可纯以阀阅,尤应重二千石之选,多被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