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清史稿·彭玉麟传》

《清史稿·彭玉麟传》


清史稿
原文
    彭玉麟,字雪琴,湖南衡阳人。父鸣九,官安徽合肥梁园巡检。玉麟年十六,父卒,族人夺其田产,避居郡城,为协标书识以养母。知府高人鉴见其文,奇之,招入署读书,为附生。新宁匪乱,从协标剿捕。叙功,大吏误以为武生,拔补临武营外委,不就。至耒阳,佐当商理事。粤匪至,罄所有资助县令募勇筹防。贼知有备,不来攻,城获全。玉麟不原叙功,但乞偿所假钱,以是知名。
    咸丰三年,曾国藩治水师成十营辟领一营其九营多武员白事悉倚玉麟隐主全军草创规制多所赞画。六年,擢广东惠潮嘉道。十ー年,授广东按察使。同治元年,授兵部右侍郎,节制镇将。诸将冲锋,玉麟每乘小船督战,以红旗为识,或前或后,将士皆惴惴尽力。间入陆军察战状,往来飘忽无定踪,所经行军民莫敢为奸宄。
光绪九年,擢兵部尚书,以衰病辞。会法、越构兵,命赴广东会筹防务。玉麟募四千人从行,驻大黄駪。遣部将防琼州、钦州、灵山,驻沙角、大角,与粤军联合。增兵设垒,编沙户渔舟,分守内沙港汊。法兵竟不至。
    十一年春,和议旋成,停战撤兵。玉麟疏请严备战守,以毖后患,陈海防善后六事。是秋,以病乞休,温诏慰留。十四年,扶病巡阅。至安庆,巡抚陈彝见其病笃,以闻,诏允开缺回籍,仍留巡阅差使。十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子太保,依尚书例赐恤,建专祠立功地,谥刚直。
    玉麟刚介绝俗,素厌文法,治事辄得法外意。不通权贵,而坦易直亮,无倾轧倨傲之心。历奉命按重臣疆吏被劾者,皆主持公道,务存大体,亦不为谿刻。每出巡,侦官吏不法辄劾惩,甚者以军法斩之然后闻,故所至官吏皆危栗。民有枉,往往盼彭公来。朝廷倾心听之,不居位而京察屡加褒奖,倚畀盖过於疆吏。生平奏牍皆手裁,每出,为世传诵。好画梅,诗书皆超俗,文采风流亦不沫云。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一百九十七?彭玉麟传》)

译文
    彭玉麟,字雪琴,是湖南衡阳人。他的父亲彭鸣九,官至安徽合肥梁园巡检。彭玉麟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他的)族人夺取他家的田产,(彭玉麟一家)躲避到郡城居住,做协标的书识来奉养母亲。知府高人鉴看到他的文章,对此感到惊奇,招他进入官署读书,作为附生。新宁发生盗乱,他跟着协标搜剿抓捕盗贼。评议功勋的时候,将领误以为他是军事官员,提拔补任他为临武营外委,他不去。到耒阳,佐任当商理事。广东盗贼到来,他用尽所有的钱财来帮助县令募集勇士筹备防务。敌人知道他们有防备,没有来攻打,耒阳城得以保全。彭玉麟不愿评议功劳,只是请求归还所借出的钱,因此他的声名被世人所知。
    咸丰三年,曾国藩管理水军,创制十个营,他分管一个营,其余九营有很多是武官。报告事务都依靠彭玉麟,彭玉麟暗中主导了整个水军。彭玉麟在开始创制水军的规章制度过程中有很多的谋划。咸丰六年,提升为广东惠潮嘉道。成丰十ー年,授予广东按察使。同治元年,授予兵部右待郎,管理监督各镇守的将领。将士们突入敌阵跟敌人所厮杀时,彭玉麟经常坐着小船督战,用红色旗帜作为标志,有时在前,有时在后,将士们都紧张害怕而竭尽全力。他悄悄进入陆军查看战况,来去飘忽没有固定行踪,所经过行走的地方军民不敢做坏人坏事。
    光绪九年,提升为兵部尚书,因为年老生病而辞官。恰逢法国和越南交战,朝廷命令他奔赴广东主持谋划防守事务。彭玉麟募集到四千人跟着他去,驻守大黄駪。他派遣部将防守琼州、钦州、灵山,驻守沙角、大角,与广东军联合。增加士兵设置堡垒,整编沙洲上的人家和渔船,分派他们把守内海港ロ。法国军队最后没有到来。光绪十一年春天,朝廷和法国的和议很快达成,停战,各自撤兵。彭玉麟上书奏请严密备战和防守,来防备后来的祸患,陈述之后海防要妥善处理的六件事情。这年秋天,因为生病请求退休,朝廷用词情恳切的诏书来劝慰挽留他。光绪十四年,彭玉麟支撑着病体巡行视察。到了安庆,巡抚陈彝看见他病情严重,让皇上知晓这件事,皇上下诏书允许彭玉麟卸任回乡,仍然保留巡阅差使的职务。光绪十六年,彭玉麟去世,享年七十五岁,朝廷追赠太子太保称号,按照赐予尚书的规格给其家属抚恤金,在他立功的地方建立专祠,赐予谥号刚直。
    彭玉麟刚直耿介与一般人完全不同,历来讨厌法令条文,做事时总能得到法令条文外的收获。不与权贵相交往,并且坦荡和悦正直磊落,没有排挤打压同僚、高傲自大的心。多次奉命查办被弹劾的重要大臣和地方高级官员,都主持公道,以保全大局为要务,也不做刻薄的事。每次外出巡查,侦查到官员不守法纪就弹劾惩治,情况比较严重的按照军法把他们斩首,这之后报告皇上,所以他所到之处,官员都恐惧战栗。百姓有冤屈,常常盼望彭公来。朝廷竭尽诚心听任他,他虽不处高位但朝廷定期考核官员时多次被表扬嘉奖,朝廷对他的倚靠信任超过高级地方官。他一生的奏章都是亲手写制,每次一写出来,就被世人传诵。他喜欢画梅花,他写的诗和书法都超过一般人,文采才华也不逊色。

《清史稿·彭玉麟传》    

猜你喜欢

  • 阿卜都喇依木

    ?—1764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初附属霍集占,任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征霍集占抵喀什噶尔时,请降。获宥,授叶尔羌(今莎车)伊什干伯克。次年,因讦告鄂对伯克嗜饮、躁妄不称职,受责。嗣从噶岱默特进京朝觐。返,响应派苏巴特伯克呢雅斯、喀什噶尔商伯克迈喇木等谋叛。后惧,自首于噶岱默特,转告参赞大臣舒赫德备御。调任喀什噶尔伊什干伯克。因未获阿奇木职,怀异志。二十八年(17

  • 杨琠

    明广东揭阳人,字景瑞。正德三年进士。授御史。性刚方,慷慨有大节。师事陈献章,与王阳明友善。尝立家训族规乡约,以教宗族乡党。官南台,弹劾不避权贵。按南畿,激扬有声。以病辞归,卒于家。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銘文作伯,見盂爵(集成09104),西周早期後段人,鄧國國君。某年,周王初祓於成周,王令盂寧鄧伯,鄧伯賓贈給盂貝。

  • 萧孝先

    ?—1037 辽后族。字延宁,小字海里。萧孝穆之弟。圣宗统和十八年(1000),补祗候郎君。娶圣宗妃萧氏女南阳公主崔八,拜驸马都尉。开泰五年(1016),为国舅详稳、南京统军使。太平三年(1023),为汉人行宫都部署,加太子太傅。五年,迁上京留守,改东京留守。大延琳反,被囚禁。萧

  • 石镜

    南朝 宋 任昉《述异记》卷下载:传说古时武都有一男子化为美女,做了蜀王妃,不久死去,蜀王派五丁力士在武都为她作坟,高七丈,上置石镜。后以“石镜”为咏蜀都的典故。唐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五:“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 二十七日,张濬作《杜鹃花诗》寄岭南东道节度使刘崇龟。

    注云:“山居洞前,得杜鹃花,走笔偶成,桂府仪射。寄呈广州仆射刘公。乾宁元年三月二十七日,在临桂龙隐岩。”(见《唐方镇年表》页1046引《广西志•金石》)濬为张仲素孙。初应进士试,不得志,遂隐居学纵横术以干时。后,荣登台显,尤遍历兵部郎中、兵部侍郎、兵部尚书。曾拜

  • 往流集

    即今河南固始县北五十里淮河南岸往流镇。清置巡司于此。

  • 芳林园

    ①东汉末建。为皇家园林。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隅。《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黄初四年注引王沈《魏书》:“是冬,甘露降芳林园。”又,景初元年注引《魏略》:“起土山于芳林园西北陬,使公卿群僚皆负土成山,树松竹杂木善草于其上,捕山禽杂兽置其中。”正始初改为华

  • 《明史·石璞传》

    明史原文: 石璞,字仲玉,临漳人。永乐九年举于乡,入国学。选授御史。正统初,历任江西按察使。三年坐逸囚,降副使。璞善断疑狱。民娶妇,三日归宁,失之。妇翁讼婿杀女,诬服论死。璞祷于神,梦神示以麦字。璞曰:“麦者,两人夹一人也。”比明,械囚趣行刑。未出,一童子

  • 巴图尔额尔克济农

    见“和啰理”(14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