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里雾

五里雾

《后汉书.张霸传》附张楷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后汉张楷字公超,隐居弘农,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好道术,能为五里雾。后华山南有公超雾市(查阅后汉书、解释之)。旧以此用为神仙法术,或堕入迷惘之中的典故,常说“如堕五里雾中”。

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卷四《镜槛》诗:“五里无因雾,三秋只见河。”

《幼学琼林》卷一:“束先生精神毕至,可祷三日之霖(见束皙祷雨);张道士法术颇神,能作五里之雾。”


【典源】《艺文类聚》卷二引吴·谢承《后汉书》 曰:“河南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作三里雾,自以不如楷,往以学之。”《后汉书·张楷传》亦载。

【今译】 后汉张楷字公超,隐居在华阴山中。他有道术,能使五里地方圆的地方起雾。裴优也能制造三里的雾,认为自己道术不如张楷,前往向张学习。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扑朔迷离、难窥真相的事物; 也用以形容雾。

【典形】 公超旧谷、公超雾、华阴学雾、五里公超雾、五里雾、张楷雾、作雾楷、张超迷离雾、五里无因雾、五里仙雾、三里雾、雾迷三里。

【示例】

〔公超旧谷〕 明·袁宏道《华顶示同游樗道人》:“公超旧谷犹疑雾,方朔前生解役雷。”

〔公超雾〕 宋·陈与义《赵虚中有石名小华山》:“炉烟巧作公超雾,书册尚避秦皇城。”

〔华阴学雾〕 宋·杨亿《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

〔五里公超雾〕 宋·黄庭坚《和范信中寓居》:“它时无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雾。”

〔五里雾〕 宋·钱惟演《致斋太一宫》:“楼迷五里雾,坛独九枝灯。”

〔张楷雾〕 宋·文同 《华山》:“岩头漠漠卫卿云,谷口纷纷张楷雾。”

〔作雾楷〕 宋·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云蒸作雾楷,火灭噀雨巴。”


【词语五里雾】  成语:五里雾汉语词典:五里雾

猜你喜欢

  •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即司徒仲齊,見魯司徒仲齊盨(2件,集成04440-04441)、魯司徒仲齊盤(集成10116)、魯司徒仲齊匜(集成10275),春秋早期人,名仲齊,擔任魯國司徒。

  • 齐和帝王皇后

    即王蕣华。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为随王妃,中兴元年(501)立为皇后。和帝禅位,降为妃。(,参见《南史》)

  • 陈子昂《论为政之要》

    陈子昂原文: ①今百度已备,但刑急罔密,非为政之要。凡大人初制天下,必有凶乱叛逆之人为我驱除,以明天诛。凶叛已灭,则顺人情,赦过宥罪。盖刑以禁乱,乱静而刑息,不为承平设也。太平之人,乐德而恶刑,刑之所加,人必惨怛,故圣人贵措刑也。诚宜广恺悌之道,敕法慎罚,

  • 《八风舞》,摇头转目,备诸丑态;上笑。

    钦明素以儒学著名,吏部侍郎卢藏用私谓诸学士曰:‘祝公《五经》扫地尽矣!’”按本年五月辛亥朔,己卯为二十九日。当从《通鉴》作五月。

  • 西尔根

    即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北金山乡。旧为呼玛县治。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2:“县治土名西尔根。”

  • 青阳县

    ①建置无考。北周属九陇郡。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境。隋开皇初废入九陇县。 ②唐天宝元年 (742) 分南陵及秋浦、泾县置,属宣城郡 (后改宣州)。治所即今安徽青阳县。《元和志》 卷28青阳县: 以 “在青山之阳为名”。永泰元年(765) 改属池州。五代南唐改属升州。北宋开宝八年

  • 坊正

    ①见“坊①”。②金元差役名目。金代在城市中置坊正,以有物力人户充,二年一代。元代城市录事司中分设隅、坊两级,隅设隅正,坊设坊正,在当役人户中轮流差充。参见“隅正”。 【检索坊正 ==>】 古籍全文检索:坊正     全站站内检索:坊正

  • 卢坤

    1772—1835 清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字厚山。嘉庆进士。历主事、员外郎、道员、按察使。道光二年(1822)升陕西巡抚。六年,清军入疆平张格尔之乱,受命总理军需,擢湖广总督,镇压湖南江华瑶民起义。后调两广总督,曾严拒擅至广州的英国商务监督律劳卑要挟,并将英舰逐出虎门

  • 武定所

    明隆庆三年 (1569) 置武定守御千户所,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武定县。清康熙七年(1668) 废。

  • 权龙襄任沧州刺史,自矜能诗,为诗呈州官。

    《朝野佥载》卷四:“唐左卫将军权龙襄性褊急,常自矜能诗。通天年中,为沧州刺史,初到乃为诗呈州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