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词典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都

大都

元都城。在今北京市区。《元史·地理志》:世祖至元四年(1267),“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至元九年(1272)改名大都。二十年(1283)筑城。蒙人称为汗八里,意即汗城。全城平面呈南北略长的长方形,周长约二万八千六百余米。城东西二边相当于旧北京内城东西城墙,南至今东西长安街南侧,北抵今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四面设城门十一座,东、南、西三面均为三门,北面二门。皇城位于全城南部中央地区,东墙在今南北河沿西侧,西墙即今西皇城根,北墙在今地安门南,南墙在今东、西华门大街以南。皇城内以太液池为中心,西有隆福、兴圣两宫, 东部为宫城。皇城外为居民和商业区,南北向主干道和东西向胡同,把全城划分为五十二坊。大都城规模宏大,布局整齐,宫殿壮丽,商业发达,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


元都城。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在金中都城东北郊外另建新城,仍称中都。九年改称大都,二十年筑成。蒙古语称为“汗八里”,意即汗城。外郭城周长28600米,南北略长,呈长方形。南墙在今北京城东西长安街南侧,北墙在今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东墙与西墙各在今东直门与西直门南北垂直线上。北面城门有二,其余三面各三。全城共有南北和东西干道各九,组成棋盘式干路。皇城位于大城南部稍西,宫城在皇城内东部。太庙和社稷坛置在皇城右左两侧,接近都城东西墙。都城内皇城外为居民区,分为五十坊。皇城之北积水潭为南北大运河终点,其北岸斜街市是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其次是西城的羊角市、东城的旧枢密院角市。都城规模雄伟,宫殿壮丽,户口繁庶,商业发达,附郭居住各国商人甚多,“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莫能与比”(《马可·波罗行纪》)。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

元大都平面图


猜你喜欢

  • 西华县城关镇

    在河南省西华县中东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7.9平方千米。人口8万。隋先后为柳城县、西华县治,唐先后为箕城县、武城县、西华县治。1956年设镇,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镇,1978年复公社,1984年再复镇。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有水泥预制、油脂加工、细木板、面粉加

  • 初,端明殿学士李淑侍经筵,上访以进士诗、赋、策、论先后,俾以故事对。

    淑退而上奏曰:“唐调露二年,刘思立为考功员外郎,以进士止试策,灭裂不尽其学,请贴经以观其学,试杂文以观其才。自此沿以为常。至永隆二年,进士试杂文,通文律者始试策。天宝十一年,进士试一大经,能通者试文赋,又通而后试策,五条皆通为中第。建中二年,赵赞请试以时务

  • 王谭

    ?—前17 西汉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字子元。元帝皇后王政君庶弟。成帝建始元年(前32)赐爵关内侯。河平二年(前27)与弟崇等五人同日受封,为平阿侯。以位次当继兄大将军王凤辅政,因性倨傲,不肯事凤,故凤临终时荐王音自代。成帝使位特进,领城门兵,辞让不受。 【检索王

  • 走索

    古代百戏节目。东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薛综注:“索上,长绳系两头于梁,举其中央,两人各从一头上,交相度,所谓舞絙者也。”晋代以来均甚流行。 【检索走索 ==>】 古籍全文检索:走索     全站站内检索:走索

  • 亡簪

    源见“刈蓍遗簪”。谓怀念故旧。晋陆机《演连珠》之四十:“是以江 汉之君,悲其坠屦;少原之妇,哭其亡簪。”【词语亡簪】   汉语词典:亡簪

  • 修 (脩) 武

    战国赵邑。即今河南获嘉县。《战国策·秦策一 》: 张仪说秦王,“赵氏,中央之国也,……引军而去,西攻修武,逾羊肠,降代、上党”。秦置修武县。

  • 洪庆镇

    集镇名。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东部、灞河东北岸。洪庆街道办事处驻地。人口1.9万。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坑杀儒生于此,故后人称坑儒谷,唐代称横坑村。明代称洪庆村,后改镇。盛产葡萄、苹果。系新兴工业区,有电机、仪表、机械、冶炼等厂。西界公路经此。

  • 冯桂增妾李氏

    肃州(今甘肃酒泉)人。丈夫从左宗棠军西征,光绪二年战死新疆玛纳斯城,丧还,饮药自杀。

  • 冯谖有鱼

    源见“冯驩弹铗”。谓受到礼遇。唐 郭璟《奉和御制璟与张说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应制》:“郭隗惭无骏,冯谖愧有鱼。” 【检索冯谖有鱼 ==>】 古籍全文检索:冯谖有鱼     全站站内检索:冯谖有鱼

  • 傅亮当时文笔出众。

    《宋书•傅亮传》说:“亮博涉经史,尤善文词……永初元年,迁太子詹事,中书令如故……入直中书省,专典诏命。以亮任总国权,听于省见客。神虎门外,每旦车常数百两。高祖登庸之始,文笔皆是记室参军滕演;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自此后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亮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