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元鉴
【生卒】:?—817
唐道士。西川成都府人。传为高祖时功臣白君敏之裔。玄宗奔蜀时,为威仪道士,住成都上皇观。后住馀杭天柱观四十多年。能诗,曾遍咏大涤诸景。
【生卒】:?—817
唐道士。西川成都府人。传为高祖时功臣白君敏之裔。玄宗奔蜀时,为威仪道士,住成都上皇观。后住馀杭天柱观四十多年。能诗,曾遍咏大涤诸景。
官名。明朝各院长官。朱元璋吴元年(1367)于太史院、太医院置,均正三品。洪武元年 (1368)罢太史院使。十四年,改太医院使为令,二十二年复改令为院使,正五品。掌太医院之事。
源见“望夫石”。形容矢志不二,精诚至极。宋 黄庭坚《次韵杨明叔》之四:“窃观今日事,君与古人俱:气类莺求友,精诚石望夫。” 【检索石望夫 ==>】 古籍全文检索:石望夫 全站站内检索:石望夫
反首:头发散乱下垂。拔舍:除去杂草,就地宿营。形容军队战败后的狼狈状况。《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杜预注:“反首,乱头发下垂也。拔草舍止,坏形毁服。” 并列 拔舍,除去杂草,就地宿营。头发下垂,野宿于外。形容战败的狼狈状态。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肉阵》:“杨国忠于冬月,常选婢妾肥大者,行列于前,令遮风,盖藉人之气相暖,故谓之肉阵。”肉阵,又称为“肉屏风”。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五《烛围》引《长安后记》:“韦陟家宴,使每婢执一烛,四面行立,人呼为烛围。”又五代王仁裕
【介绍】: 明云南保山人,字廷献。弘治二年举人。过浙江,问学于王守仁。居三年,学养益粹。授长寿教谕,倡明理学,以良知力行教人。学者称执斋先生。 【吴璋作品 ==>】
北宋新秦县地,即今陕西省神木县东南栏干堡。
在四川省南部县东北部。面积81.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楠木,人口1820。因楠木寺而名。1949年为楠木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1992年柴井乡并入。1994年柴井乡划出。盛产棉花、蚕茧。特产白蜡。蕴藏有沙金。有轧花、缫丝、农机、印刷等厂。为县东交通要冲。
即今江西进贤县东北四十六里南台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进贤县东北有南台集。
工徒的编制名。西汉时将作大匠所属工徒(工程兵)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校,每校置令和丞各一人,掌督帅工徒修建宫室陵墓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
尺波:微波。谢:消失。指人生短促,像微波和闪电一样很快就会消逝。南朝.梁.刘峻《重答刘秣陵诏书》:“虽隙驷不留,尺波电谢,而秋菊春兰,英华靡绝。” 并列 人世极其短促,如波逝电闪。宋洪适《又同寮祭文》:“~,今昔同悲;嗟我吉人,而止于斯。”△用于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