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
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
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
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
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
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
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
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
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贾谊论》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jiǎ yì lùn
贾谊论
译文注释
《贾谊论》的诗词大意
不是才之难,所以自己使用的实际困难。可惜!贾谊,您的助手,而不能自己发挥才能的。
君子的所取的太远,就一定要等待时机;所完成的大,就一定要有忍耐之心。
古代的贤人,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而最终不能行其万一的,不一定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或者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评论,如他所说的话,虽然三代为什么远远超过?得你像汉文帝,还用不用死。
那么这天下没有尧、舜,终究不能做什么呢?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如果不是大无道的国家,都想勉力扶助,也许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将到楚国,先用冉有,把子夏。
君子要想得到他的君主,像这样勤奋的。
孟子离开齐国,三天之后从白天,还说:“国王几乎叫我。
”君子不忍心抛弃了你,这样的厚的。
公孙丑问道:“那你为什么不高兴?”孟子说:“当今天下,除了我还有谁呢??但我们为什么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这样做的目的。
像这样而不使用,然后才知道天下果然没有足够和有任,就可以没有遗憾了。
象贾谊的,不是汉文帝不能活着,产生的不能用汉文字的。
周勃亲自握着天子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联合数十万,为了解决吕、刘的雌雄,又都是高皇帝的旧将,这就是君臣相得的分,难道只是父子骨肉手足啊?贾谊,洛阳的一个青年。
想让他一时之间,全部弃旧图新,也已经够难的了。
是贾谊的,上找到了你,下找到了他的大臣,如周勃、灌婴之类,悠闲沾染而深交的,使天子不怀疑,大臣不忌,然后整个天下,只有我的所想为,不超过十年,可以达到目的。
怎么能在顷刻之间,而突然被人“痛哭”呢?!看他路过湘江为赋凭吊屈原,回旋愤闷,然而,有远举诟的志向。
以后以伤心哭泣,到在夭绝。
这也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了。
谋略一旦不被采用,那么怎么知道最终不再使用的?不知道默默地等待他们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这。
啊!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智有余而认识不足的。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须有传统的累赘。
所以不是聪明睿智的人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古今称道苻坚得到王王猛在茅舍之中,一旦完全排除那些旧臣,而与之谋划。
那些普通人占有天下的一半,他如此呢!我很伤心你的志向,所以准备讨论的。
也让人你得如贾谊的我,就知道有耿直的性格,一个不被采用,那么忧伤颓废,不能再振作起来。
而成为贾谊的,也要自己的头发吗!*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